一朵凤丹 美丽了一个产业
■凌木子
铜陵是凤丹的原产地。凤丹是最接近原始状态下的牡丹,是闻名遐迩的地道药材。冰清玉洁的凤丹何时引入小黄城的?小黄城,又叫谯城、亳州,以产芍药闻名,有诗为证:“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何时种植药用牡丹,没有准确的时间,但从亳州市志的资料中可以寻找到一定的线索。
建国前,铜陵凤凰山的药用牡丹种苗是绝不外传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和宗族利益,而且还有严格的惩处措施。2018年末,农民日报记者冯雷和中办的张晔同志到铜陵“探秘凤丹源”,采访了土生土长的凤凰山村民赵忠义。赵忠义说:“听爷爷讲,以前经常有外地人来这里求购凤丹种子。但当时凤凰山种凤丹人祖祖辈辈传下个规矩:凤丹种子不许外传!可有些人又想赚钱,又不好驳面子,于是当外人要买种子时,他们把种子煮过以后再让人家拿走。自然回去种不出来。外人就以为是这种子出了凤凰山哪都种不活。”
这个规矩和禁锢在20世纪60年代被打破了,因为当时我国国内中药材牡丹皮供应趋紧,同时又需要大量的牡丹皮到国际市场换外汇。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牡丹》一书介绍,1958年以后,药材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广。铜陵人民毫不保留、慷慨解囊,支持各地有条件的地方种植药用牡丹。由于资料不完整,1958年到1965年的8年间,铜陵调出多少药用牡丹种苗不清楚,但仅据1966年--1971年的6年,相关资料统计:这6年间,有20个省区的571个市县从凤凰山调出药用牡丹种苗317.18万株,药用牡丹种子60247公斤。据测算,如果一次性种植,可发展药用牡丹12万亩左右。
铜陵、亳州同属一个省,“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亳州又是药材之乡。因此可以大胆推测,亳州肯定是在1966年到1971年这个阶段从铜陵引入凤丹并试种药用牡丹的。
从60年代引种和推广,仅五十年左右亳州药用牡丹种植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亳州市志》(1996年版)介绍:“到2000年,全市药材种植面积3.33万公顷,其中白芍1.4万公顷,牡丹0.53万公顷,桔梗0.33万公顷。”牡丹0.53万公顷,合79500亩。现今,药用牡丹种植面积又有了新的发展。2018年4月17日安徽日报图片报道:“4月15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航拍盛开的药牡丹花。眼下正是药牡丹盛开的季节,亳州市20余万亩药牡丹竞相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这里讲的药牡丹,就是从铜陵引进的凤丹牡丹。
当然讲牡丹发展,铜陵也不能妄自菲薄。从铜陵近几年牡丹产业发展的情况看,也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明显的变化:一是药用牡丹登上了2万余亩的台阶;二是凤丹种植突破了区域界线,三区一县或多或少均有种植;三是对凤丹的加工利用,从仅靠根皮到目前药用、油用和综合利用;四是一批关于铜陵凤丹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加工的书籍出版,铜陵牡丹的广播剧和黄梅戏剧本的推出;尤其是后两条独具特色,在全省首屈一指。
铜陵是凤丹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牡丹皮传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油用牡丹—凤丹的原产地。铜陵人民关心凤丹的生产与加工,凤丹也给铜陵人民带来了荣誉。1989年,铜陵牡丹被市民选定为市花。1992年国家农业部将铜陵确定为中国南方药用牡丹基地。2006年铜陵凤丹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中科院将铜陵定为中国南方牡丹科研基地。2014年又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
铜陵凤丹牡丹集观赏、药用、油用于一身,名声遐迩。据中科院植物所刊物《生命世界》2018第七集透露,全国目前种植凤丹已接近千万亩。2016年安徽推出“十大皖药”在介绍牡丹皮时有那么两句话:“安徽省凤凰山所产丹皮最佳,安徽亳州及周边地区产量最大”。公布的种植地区不仅有铜陵、亳州,还有六安、芜湖等。铜陵特色产品决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因此,要扬长避短,奋起直追,把各级政府发展牡丹产业的要求和政策落到实处,激发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牡丹产业的积极性,用优异的发展成就和科研成果来保护我们应有的荣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照柱)3月28日上午,市法学会召开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五届理事会会长邹河参加...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