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代”金如林:腌制白姜承古法 打响品牌谱新篇

铜都晨刊 2018-12-21 10:23 大字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从小跟着父亲种姜、拔姜、腌姜,他是一个伴着姜香长大的孩子;办实体、做品牌、绘蓝图,他是铜陵生姜产业的传承者、领头者、探索者。80后金如林,正带领着郊区大通镇金华村的制姜人,把世世代代种植的生姜做成产业,让铜陵白姜香洒中华,名播四海。

毕业回乡做农民

铜陵产姜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种植。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产区,生姜被列入朝廷贡品。因土壤、气候、种植方法独特,铜陵白姜品质优良,尤以佘家大院一带品质最优,而郊区大通镇的金华村是大院生姜的核心产区。但酒香也怕巷子深,10年前,铜陵大院生姜没有多少人愿意种,更谈不上产业。

“记得那时候白姜的价格每斤不超过5元,而且还没人买。”在金如林的印象中,由于生姜价格太低,卖了挣不了钱,如果种多了还卖不掉,没有多少人愿意种生姜,很多姜田被荒芜着,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

铜陵白姜这么好的农特产品,竟然没有多少人认识和喜爱,这让从小就在姜田里长大的金如林感到心痛。生在乡村的他有着浓浓的乡村情结,大学毕业后,金如林回到金华村,准备做一位新型农民。在金如林看来,铜陵白姜的品质自然不用多说,以前之所以卖得不好,主要是品牌没打响,销量上不去。他下定决心,要把生姜做成产业,要让铜陵白姜走出小山村。

打造产业创品牌

2006年3月,大学毕业的金如林创办了佘家贡姜厂。创业之初,他便明确了方向:走品牌发展之路,以品牌带动产业。像很多会制姜、擅长制姜的本地人一样,金如林从小在父母制姜的熏陶下,熟练掌握了这门传统的技艺。然而,接受着老一辈制姜人口传身教的他,并没有仅仅止步于沿袭传统。2008年11月,金如林注册了“佘家贡”牌商标。 他一边大胆创新,不畏首畏脚,从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到包装等环节博众家之长,一边推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实施。

“很艰辛,最初的一两年也做不了多少量。”回忆品牌创立之初,金如林如今说得云淡风轻,但其中的辛酸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最大的压力是如何打开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我们的生姜上市后,产品定价比同行业高出30%,一度遭遇销售难题,但是我一直坚持着优质优价的理念,顶着压力坚守着。”

保证原材料原产地、坚持古法工艺、注重品质和包装,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尝试,“佘家贡”品牌慢慢在本地打开了市场。为了开拓外地市场,金如林带着他精心打造的“佘家贡”姜积极参加各地的农交会、展览会,同时也争取参加各种食品行业内的交流活动,“佘家贡”姜也凭着自身的品质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佘家贡”牌生姜系列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特色农产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称号。2012年,在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活动中,“佘家贡”牌生姜荣获银奖,受到了文化部的通报表彰。今年,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佘家贡”又荣获金奖。除了供应本地市场,“佘家贡”在北京、上海、浙江等一些对生姜有需要的城市也都有着广阔的市场。

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如今的佘家贡姜厂已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生姜加工企业。但金如林的心里装的不仅是自己的事业,还有他所生活和热爱的乡村。早在2007年10月,金如林就成立了佘家大院生姜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的180多户姜农签订了1000亩的生姜种植基地订购合同,这一项就使每名姜农每年增收2000多元。不仅解决了农民卖姜难的问题,增加了收入,也保证了“佘家贡”姜的货源供给。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合作社的发展,大院生姜从10年前的5元一斤卖不掉,到现在15元一斤买不到,越来越多的姜农加入到合作社,社员从一开始的五六户,发展到现在的152户。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角的吹响下,金如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作为一个非常有地方特色,有朝气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金如林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在金如林看来,企业现在依然是在打基础的阶段,他希望未来将当地的生姜产业做强做精,结合姜厂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陵白姜制作技艺传习基地的优势,发展休闲旅游,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将非遗传承出去,带动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追梦青春 铜陵姑娘汪丹妮素描

汪丹妮工作照□马乐陵去洛杉矶拍科比广告,去南极拍真人秀节目,去沙漠拍毕业作品,去芝加哥担任电影节评委……凭借华为、万科...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