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8月10日头版《大江奔流 —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专栏刊发报道 环保定下高标准 产品迈向中高端 长江边上探“有色”

铜陵日报 2018-08-11 09:32 大字

■人民日报记者贺广华孙超郭舒然

从湖北铜绿山,经江西铜岭,到安徽铜陵,长江流经之处,也划出了一条中国冶铜史的轨迹。

炼出新中国第一块铜锭的铜陵有色,与马鞍山钢铁一起,被称作安徽工业的“铁壁铜墙”。“先有铜陵有色,后有铜陵市。”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股份公司总经理蒋培进所言不虚。

然而,历经数千年开采,铜陵市已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长期开采与冶炼累积的环境问题,不容掉以轻心。在资源短板和环境压力面前,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铜陵有色,能否经受高质量发展的检验?

对于水污染防治,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员工倪军很有信心。他说,现在厂区已经可以将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冷却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目前水循环利用率在97%以上,全厂已经没有生产性废水排污口。未来我们还要把新水补充量降得更低,把污水回用率提得更高。”

对于选矿车间主任刘国林来说,他的工作是把熔炼炉送过来的冶炼渣“吃干榨尽”。冶炼渣在选矿车间被研磨成粉末,经过泡沫浮选技术,再次回炉重炼。刘国林说,经过这道工序,含铜量约为1.8%的冶炼渣,最终变成含铜量仅为0.25%的尾矿,每年因此可以回收1.9万吨铜。就连尾矿也会被水泥企业买走,作为高档水泥的添加剂。

(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法援律师尽职 当事人送锦旗

本报讯(记者姜蕊)“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的权益才能够得以维护,多谢你们!”8月6日,市民张某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将一面印有“浩然...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