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立标杆提升服务质量 树品牌展示为民形象 —铜陵市民政事业发展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铜陵日报 2017-12-22 18:34 大字

重点优抚对象在市光荣院里休养。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指导救助对象办理入站手续。市社会福利院的院民们在练习写毛笔字。

———铜陵市民政事业发展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核心提示

市民政局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标准化作为推动民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将2017年定为“民政标准化建设年”,先后多次召开推进会,专门部署标准化工作;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安排专项资金,增强工作力量,民政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实现民政各项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健全管理机制。今年,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印发《民政标准化建设年实施方案》,建立铜陵市民政标准化工作检查和指导、考核评估和定期通报的工作机制。局系统各单位结合部门业务与服务,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成立标准化领导和工作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和工作职责,市福利中心、市光荣院、市救助站、市殡仪馆等多家单位纷纷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绩效考评切实推动标准实施。与此同时安排了专项经费,加强了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力度。

搭建标准体系。市民政局人事科牵头制定了“民政管理与服务”工作指引,要求局机关科室收集整理民政业务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市民政服务规范和相关工作标准,基本完成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优抚安置管理与服务、社会福利管理与服务、社会治理管理与服务、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五大体系”标准文本初稿。同时,开展养老和社会救助标准体系研究,优先选择在民政一线服务机构推进标准化工作,优先制定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公益性强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市福利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制定标准247项。各标准化开展单位配备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开展系列专题培训。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检查评估等推进落实,切实将民政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试点建设。市福利中心完成第二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编制了《岗位手册》、《标准习惯》等标准化培训资料,还建立了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和绩效考核机制。试点单位市福利中心此前获民政部“全国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称号。今年,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领域完成省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服务标准化试点”申报。

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民政系统各科室各单位开展民政标准化方面的理论课题研究,厘清本部门或领域标准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为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提出民政地方标准制定任务,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空白领域加强地方标准研究,积极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制定,2017年安徽省民政地方标准立项10项,铜陵市占2项,分别是《殡葬管理服务流程信息化控制规范》、《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并受邀合作《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标准》地方标准编写。

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参加标准化专业人才资格考试,目前2人取得助理标准化工程师(初级)资格。组织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标准化继续教育,参加安徽省2017年世界标准日纪念大会。同时,组织标准化培训,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开展标准化知识讲座,讲解民政标准化建设。选派人员外出参加社会福利及相关公益事业标准化培训、服务业标准化公益培训、地方标准公益培训。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既懂民政业务、又懂标准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编印“铜陵市民政标准化丛书”。在“民政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中,市民政局按照“我写我用、我用我写”的标准化建设理念,围绕民政重点领域,研制急需重点标准,形成包括通用基础标准、业务专用标准、技术支撑标准,覆盖各业务领域,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全面配套、功能完备的民政标准体系,为民政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常态化、可量化、易操作的工作规范。《铜陵市民政标准化丛书》即将编印成书,该丛书包括民政管理与服务总则、优抚安置管理与服务、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社会福利管理与服务、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社会治理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内容,是铜陵市民政系统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智慧结晶。

市光荣院

“标准”落实在行动中

连日来,市光荣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都在忙活着一件事———看书,准备考试。今年年初,该院启动实施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将相关资料汇编成书,为了让员工深入了解、严格执行,将进行一次集中考试。

“标准贴在墙上、写在纸上,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市光荣院院长范先秀告诉记者,为了抓好标准化建设工作,该院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小组,编制了标准化实施方案,确定了标准化工作计划,各部门确定标准化兼职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和权限,分解并落实好具体的工作任务。同时,该院建立了多种保障机制,抓好标准化培训工作,针对所有岗位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形成全员“学标准、用标准、讲标准”的氛围,并建立了标准化实施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对岗位的标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将标准化实施情况纳入其月度绩效评定之中,与岗位工资及年底的个人评先评优挂钩。此外,还建立了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机制,各标准体系控制部门及时跟踪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修订,不断完善各项标准,保障光荣院管理标准体系的正常运行。

该院按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确立了光荣院服务标准体系,涵盖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3部分,共包含15个子体系,涉及142项标准,同时在推进党建和业务联动的同时着重推动“双标共建”。

12月12日上午9点多钟,在市光荣院已经生活了四年的重点优抚对象沙海水,在房间的窗前边晒太阳边看书,想到活动室按摩活络筋骨。他按下床头的按铃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工作人员立马前来,搀扶他到活动室的按摩椅上坐好,老人按摩,工作人员就在一旁陪着聊天。在这里生活了四年,沙海水最深的感受就是在这里生活越来越舒适,“房屋打扫得很干净,设施配备的更加齐全,最近又在每个房间新安装了按铃,工作人员随叫随到。”范先秀告诉记者,老兵们的肯定就是该院实施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动力,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该院员工的素质明显提高,老兵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市救助站

为流浪乞讨人员营造温暖的家

12月18日上午,市救助站副站长汪华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起,带着棉衣、鞋子等防寒物品以及水、方便面等食物,在长江路地下精品街以及其它几处地下通道、人行天桥进行巡逻,对发现的救助对象开展主动劝导,引导其进站接受救助。

“这是我们的一项常规工作,以商业广场、交通枢纽、桥梁涵洞、地下设施、废弃厂房、闲置待拆迁房屋等生活无着人员可能集中活动区域和露宿的场所为重点,每天分时段开展街头主动巡查,对发现的救助对象积极主动救助。”汪华告诉记者,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乞讨人员提供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保护受助人员合法权益是市救助站的主要工作职责。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该站今年年初开始启动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譬如说巡逻工作,有严格的制度、明确的规范,今天哪些人要到哪些地方去巡逻都是有规定的,不存在口口相传,有章可循,必须遵守,不存在消极怠慢,更不存在推卸,保障了工作的执行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8月份,市救助站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为一名离家18年的山西大同人找到了家人,“如何帮助救助对象寻亲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始标准化建设后,我们将寻亲流程规范化,收集寻亲对象相关资料,开展站际合作,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合作,每个人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范巡查工作,规范寻亲流程,站内救助对象的食宿条件也按照标准执行……自年初开始,市救助站谋划实施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门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并成立救助站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对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及全站职工开展标准化业务培训,并利用华东地区救助站联席会议的机会,向沿海先进省市借鉴学习创准化建设理念,提高标准化意识,明确标准化要求。通过标准化建设,该站搭建救助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制定站内救助管理、站外流动救助、护送返乡服务、日常管理、受助人员医疗救治等管理和服务标准,力争实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相关服务标准全覆盖,满足该站救助工作的需要,适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形势发展需求;同时,通过体系内相关标准的实施,规范相关工作流程、规范救助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目前,市救助站在流浪乞讨救助工作领域共梳理出已经成文并正在执行的各类标准、办法、规范、指南共计22条,结合工作实际尚需要设计制定的各类标准、规范等53条。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持续稳定推进。

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全面提升

标准化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根据市民政局“标准化建设年”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标准与业务同步,用标准促流程科学、让标准使群众满意”的方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面提升核对工作标准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市核对中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自成立起初,就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核对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据《铜陵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配套制定了《核对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核对双向承诺制度》、《核对业务月报制度》等二十余条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健全、标准的核对工作体系,以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促进核对工作健康发展。同时,为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该中心科学制定业务流程,结合各项核对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先后制定完善了铜陵市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核对业务规程和新申请救助核对、批量数据核对等操作细则;在救助对象对其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提出异议时,建立了二次复核工作流程,确保复核渠道畅通、有序、高效。此外,该中心积极推动标准制订,充分利用铜陵市核对工作的先发优势,积极申报省核对工作地方性标准立项。目前中心正积极参与全省核对工作标准的建设和制订工作。另外,按照“我用我写、我写我用”原则,就核对业务流程、系统运行、数据应用等方面内容,编制完成了铜陵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指南》文本,促进全市核对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中心

“标准”无处不在

12月12日上午10点多,市社会福利院大院里,该院护理部工作人员正陪伴十几名安置人员晒太阳、做游戏,好不热闹;该院二楼向阳班的十几名“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看着书;儿童福利院内工作人员正带着孩子们做餐前准备……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进行,市社会福利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日前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

走进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中心,干净的地面、整洁的房间,就连所有人员的洗漱用品都写着各自的名字整齐摆放。《护理员工工作职责》、《日常照护工作流程》、《向阳班日常教学流程》等规章制度,在该中心各处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每个部门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事情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同时,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得制定周工作日志并且上墙,接受监督。不仅如此,就连中心的各个角落里,也随处可见“随手关灯”等温馨提示语。无论是中心的宏观管理,还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细节,无不追求标准化运行。

据悉,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中心是全省唯一副县级建制的市级社会福利管理服务机构,中心下设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颐寿公寓,其主要职能是为全市孤残儿童提供养育服务,为特困供养人员(即传统的“三无”对象)及部分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兼顾全市社会福利服务管理和指导任务。为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该中心于2010年开始探索标准化建设工作,引进了标准化管理方式。2011年6月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一批民政范围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3月被省质监局确定为安徽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并于2014年8月提前通过验收;2015年5月被国家标准委办公室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今年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12月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2013年该中心主导编写了安徽省民政行业首个地方标准———《儿童福利机构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目前,该中心建立并实施了包含服务通用基础标准(25项)、服务保障标准(53项)、服务提供标准(104项)、岗位工作标准(65项)四大类标准体系247项标准,其中直接采用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10项、安徽省地方标准10项,自主制标202项。

在标准化建设中,该中心建立体系,持续实施,上下联动,成效明显。该中心办公室主任金敏告诉记者,“实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增强了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成就感,而且提高了机构的社会认可度,中心的管理更加规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标准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中心将会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标准化建设中的运用。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杨竹青采写,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新闻推荐

铜陵市首次组织本地书画名家作品赴台参展

本报讯(何晨孙照柱)由台湾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和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联合主办的“2018风华再现暨两岸书画名家邀请展”将于2018年1月份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铜陵市受邀参展。目前,市台办与市书画院...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