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民间传统传承久远郊区拍摄铜陵市首部非遗纪录片《拾遗》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间传统传承久远
■本报记者殷熹
古老而又年轻的鹊江的江面上,“咚、咚、咚……”船头鼓手双臂上下挥舞着,雷鸣般的鼓声、统一的号子声,响彻鹊江两岸;岸上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十多条龙舟竞相出发……伴着央视配音老师的旁白,纪录片《拾遗》缓缓展开了一幅幅令人振奋的镜头。
作为铜陵市首部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拾遗》从立意到制作完成,历时4个多月,由铜陵市郊区文体局、铜陵市大通风景区管委会联合出品,郊区文化馆监制,安徽捌零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该片从另外一个视角,向观众展示了铜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现出本地文化的厚度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近年来,铜陵市郊区充分挖掘非遗项目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保护利用和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取得丰硕成果,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活力,尤其是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据介绍,目前,铜陵市郊区拥有国家、省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8项,其中民俗类2项,传统技艺类4项,传统美术类1项,民间文学类1项,充分体现了文化遗产的发展属性和强大生命力。纪录片《拾遗》集中展示了铜陵白姜制作技艺、大士阁香会、大通鹊江龙舟赛、大通小磨麻油制作技艺、大通茶干制作技艺、大通木杆秤制作技艺、剪纸等8项非遗项目。
谈到这部纪录片名称的由来,郊区文体局局长刘荣生说,《拾遗》这个名字是对郊区非遗项目的一次梳理,也希望能把这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非遗项目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以有了“拾”的想法,这样便有了《拾遗》的纪录片名称。主创团队前期对非遗项目现场进行走访调研,力求做到真实性、趣味性相融合,反复修改文案,直到最后定稿。
据该片导演、安徽捌零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余鑫琛介绍,该纪录片共18分钟,拍摄跨度长,8个非遗项目分2组进行拍摄。一组拍摄8个非遗人物,另外一组拍摄郊区风景、延时风景以及人文镜头。先后动用2架无人机航拍多次,从澜溪老街第一缕阳光到傍晚夕阳西下,拍摄了很多珍贵的资料。该片还采用了延时的手法,拍摄主机位为电影机一台,拍摄大部分镜头;辅机一台,拍摄一些升格画面;配合使用的还有三轴陀螺仪、轨道、摇臂等设备。
“配音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这部纪录片来源于民间,叙事性强,我们专门约了央视的老师进行配音。配音老师对这部纪录片的风格把握得很准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观众的心牢牢抓住。”余鑫琛介绍说。
在后期制作上,主创团队认为,要重点突出民俗的内容。虽然目前郊区非遗项目只有8个,但是该纪录片还应当展示更多有历史文化的内容。所以,该片在片头部分就展现了大通的一些人和事,最后闪出主题文字———《拾遗》,通过三维金属字的制作,表达出非遗项目的含金量和历史的厚重感。之后,通过8个小故事一一展示8项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
“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非遗纪录片《拾遗》的推出,不仅让人领略到古镇大通古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激发人们深藏于心的乡愁情感,提高大通特色小镇及旅游小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郊区文体局局长刘荣生说,从铜陵白姜传统制作技艺到口头文学讲故事,从大通木杆秤制作技艺到龙舟赛……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都是无价的精神动力,推动着幸福美丽新郊区的建设。
新闻推荐
□江粼龙潭村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大山深处,它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保存完好的古村部落,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吸引了影视圈,并被国家评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当你驱车行驶在通往村落的山路上,两旁...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