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夕节:说说铜陵的那些习俗

铜陵日报 2017-08-28 13:27 大字

■本报记者杨竹青

七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因为牛郎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而被赋予了爱情的内涵,已然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曾经在铜陵市民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过节方式,具体有哪些七夕民俗呢?日前,记者采访了铜陵市民俗专家耿宏志。

今年69岁的耿宏志是土生土长的铜陵人,从事民俗研究40多年了,造诣颇深。“关于七夕全国各地有一些不同的习俗,但是关于节日来源的传说基本是统一的,都是源自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全国比较统一的过节习俗就是乞巧。”耿宏志介绍,关于“乞巧”各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地方都是穿针乞巧,少女们在一根一尺多长的绣花线上穿七根绣花针,看谁穿得快,谁就‘得巧\’,预示会有好的运气,嫁得如意郎君。”铜陵七夕习俗丰富,关于“乞巧”的方式也比较独特,在七夕当天,少女们会装一大碗水,在太阳底下暴晒一段时间,待水面上结成一层淡淡的膜,大家就把绣花针放到这层膜上,看哪些人的针不会沉入水底,且谁没有沉水的绣花针多谁就“得巧”,如果大家的针都沉入水底,就比谁的针沉入水底过程中溅起的水花更漂亮,谁就能“得巧”。不仅少女们乞巧,长辈们也会乞巧,在晴朗的夜晚,到室外纳凉,仰视星空,等待牛郎织女星出现时,就在心中默默许愿,祈祷家人平安,庄稼有好收成……而且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乞巧方式,七夕当天,孩子们到处搜罗,捕捉还没有织网的小蜘蛛,铜陵方言俗称“嬉子”,如果第二天谁抓到的小蜘蛛能吐丝织网,说明这个小孩“得巧”,将来有好福气。虽然乞巧方式不尽相同,但各有趣味。

耿宏志原本从事文化工作,不仅常年钻研民俗,对民间戏曲也很有兴趣,据他研究,从明朝开始,铜陵流行一种民间戏曲———“目连戏”,“大约从明朝到上世纪50年代,民间为了庆祝七夕节,会开展‘七日红\’唱大戏活动。”从七夕当天开始,连续七天晚上唱“目连戏”———《目连救母》,每天晚上开始唱,一直唱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村子里和周边的人都会赶来看戏,好不热闹。故事讲述的是目连的母亲十恶不赦,死后下了地狱,目连历经千辛万苦去救母,“虽然是神话传说,但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良好愿望,惩恶扬善,也宣扬孝道文化。”

耿宏志介绍,这些习俗都兴盛于上世纪50年代前夕,之后逐渐消失,在他记忆里,50年代中后期民间也还有一些过七夕节的习俗,但多是孩童玩的把戏,规模不大,“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七夕当天,村里的少女会将凤仙花装到碗里,加一点明矾一起搅碎,给指甲染色,反复多染几次,就不会轻易掉色,以告诉别人自己还待字闺中。”耿宏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大家会抓蝈蝈(铜陵方言纺织娘,诗经上称之为“斯螽”),用小竹子或是芝麻秆编织成笼子将蝈蝈装好,蝈蝈发出的声音如同纺织机一般,他们觉得特别有趣。

新闻推荐

市国动委办公室主任联席会暨军民融合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邓妍)8月25日上午,市国动委办公室主任联席会暨军民融合专题学习研讨会在铜陵军分区召开。铜陵军分区司令员李同柱、副司令员朱国荣参加会议。近年来,铜陵市聚焦强军目标,着眼军地...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