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世界有多大,作品的能量就有多大———普玄做客铜都文学沙龙现场记

铜都晨刊 2017-07-28 09:31 大字

讲座中,普玄也在认真地记着笔记。王运富摄

■方盼亮

铜都文学沙龙又开讲了,这次邀请到是湖北作家普玄,一个被贾平凹称作是“具有创造性和灵魂性的作家”。他的到来犹如炎夏里的一缕清风,让铜都的文学爱好者们欢欣不已。这一天正值大暑,烈日炙烤的街头奔腾着令人生畏的热浪,可这并没有阻挡住一群追逐文学人的脚步,他们怀着一颗对文学虔诚敬仰的心聚集在了一起。

当面对一个斩获过《当代》《长江文艺》《芳草》小说奖,湖北省新屈原文学奖,湖北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的知名作家,铜都的文学爱好者们带着纸笔,带着相机,他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讲座的。可普玄不这么认为,“我们今天是在来交流的,建议大家都放下纸笔,不要记什么笔记。今天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写作者,都是平等的,就是一起来谈谈创作感受,探讨下临阵状态下该做些什么事情。”

这样的开场让人自在,也让人觉得亲切。同样,铜陵于普玄而言,也是有感情的。2012年,为了了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后的市民生活环境和文化追求,普玄曾来铜采风,之后创作的中篇小说《资源》首发于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五松山》,后被《小说选刊》选用,并于2015年6月获得了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讲座中,这样的一段采风经历和创作过程不断被普玄提起,并以此展开了创作中对素材收集、地域文化特质、作品能量等的创作分享。

“文学创作中,我们需要有跟生活相处的眼光,也就是要有一双发现原生态生活当中创作素材的眼光。正如一位根雕艺术家,他们发现一块好的树根的眼光远比后期对一块普通树根打磨的技术更加重要。”普玄认为,这样的眼光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可以在创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他曾创作过一个“老流氓”的角色,为了走进这个原型人物的内心,他并不是拿着采访本对这个人物进行采访,更不是一上来就对这个人进行道德评判,而是和这个人真诚地打交道,交朋友,和他保持着一致的“频道”,最终获取这个人物最真细致的故事和最真实的内心想法。

“我们应当用文字去感悟和表达这个世界。一个作家的世界有多大,他作品的能量就有多大。”这是普玄多年的创作经验之谈,这也得到了铜都文友的强烈认同。普玄所说的世界并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世界,而是一个作家“视界”的世界。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是要敢于访问这个世界的,并且应当清晰地表达这个世界,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充满能量。“比如,当你写天空中有一只鸟飞过,水中有一条鱼跃起时,你能准确写出这只鸟或者这条鱼的名字时,就是清晰地表达,这会让你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地理性标志,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质,这样的表达会让你的作品更有能量。”普玄将这个“世界”分为包括诸如物产、民俗、文化等的公共世界和包括家庭、经历、隐私、内心等的私人世界,并且认为,私人世界的能量远远大于公共世界的能量。

相对于一些作家的阅读性写作,普玄的创作属于社会实践性写作。他当过教师,做过记者,接触过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丰富的阅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很多素材,成为他创作的不断源泉。但他仍自称是一个“笨”作家,在写作中无法用想象去创作作品,他需要去接触每一个创作中涉及的人物,于是一部小说修改20多次提纲,一个素材采访数十人,一年记下十几本的创作笔记。也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积累和充足的准备,他十几天便能创作出一部长篇。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普玄说,当天的沙龙,如果他有一句话能让大家在写作中有所触动或者受益,他便觉得够了。只是,铜都的文友们却觉得是不够的,尽管普玄一开始就建议大家不要做笔记,但他们还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哄抢了期间准备发放的文学杂志。对他们来说,大暑天里,这些可都是消暑的良方。

新闻推荐

一名涉黑涉恶逃犯投案自首

本报讯(孙荪记者吴彬)7月21日中午,畏罪潜逃一年半的嫌疑人方某在其亲友的陪同下到刑警支队三大队投案自首。铜陵市集中追捕涉黑涉恶类在逃人员专项行动又新添战果。2015年10月24日晚,铜陵市金山路原...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