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有效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特约记者窦亚龙通讯员马度云
【本报讯】张家川县按照“三区三园五带”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坚持“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浅山抓玉米,高山抓药材,东部抓大麻,西部抓果品”的农业产业布局原则,从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园区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有效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布局为“基”,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分散的问题,按照压夏增秋、压粮扩经、压劣质扩优质、压滞销扩畅销、压常规扩专用、压低效扩高效的调整思路,积极发展设施、生态、高效农业,不断优化粮经结构。全县春播农作物总面积34.81万亩中,粮食作物26.5万亩;蔬菜、胡麻等经济作物8.31万亩,粮经比达3.2:1。
带动为“先”,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做文章。针对产业龙头带动力不强的问题,进一步扶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扩大马铃薯产业化规模。借助马铃薯扩繁项目,整合投入140万元,先后调进种薯165万公斤,重点对1.1万亩一、二级扩繁种薯进行了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大田推广9万亩,实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二是发展塑料大棚蔬菜产业。以大路菜种植为基础,保护地种植为重点,间作套种为补充。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7.6万亩,其中在川区乡镇建成蔬菜基地6个,新建塑料大棚3210栋1605亩,总产量达15万吨,实现总产值24990.5万元。三是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在中东部9乡镇15村种植中药材0.89万亩,集中连片种植6064.2亩。
特色为“主”,在建设农业园区上出实招。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实施“三区三园五带”工程。一是整合农机资源,建立梁山、马关乡2个万亩农机综合示范乡,完成机耕4万亩,机深施化肥12万亩,机械铺膜0.4万亩。在西部6乡镇倾斜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共补贴农机具260台(套)。二是发挥东峡水库灌溉作用,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片带开发等项目,在川王、龙山、大阳3乡镇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三是坚持示范引导与行政推促相结合,完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11.38万亩,建成示范区(点)14个3.52万亩。
培训为“辅”,在提高农民素质上求实效。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各类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围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技能,培训“伊香拉面师”797人,培训“伊民电焊师”69人。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惠文辉【本报讯】为了全力构建大外宣格局,充分调动全县新闻从业人员、业余通讯员参与全县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国内外、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张家川,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