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县令胡奠域
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个午后,宁远县城南郊的来远书院显得格外温馨,金色的阳光倾泻在深蓝色的屋顶,琅琅书声从透花木雕窗户中飘出。这清纯、洁静、温馨的书院,此刻正深深地触动着一个人的心弦。“夏葛冬裘物候同,未须冷暖问宗工。三才明理深观化,九部经传细味穷。活水灵源参道妙,他山完璞倩人攻。薪传顾我渐安定,为证艰辛廑乃衷。”吟咏出这首《示书院诸生》诗作的,就是书院的创建者,享誉陇上的亲民县令——胡奠域。诗作谆谆告诫学子要孜孜不倦,勤奋求学,表达着对来远书院学子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两百六十多年后的一个晚秋,我来到武山南关,寻访先生的行踪。历经岁月的沧桑,昔日的来远书院已难见踪影,厢房、花厅、南熏都随着历史的变迁销声匿迹。唯有横亘在城关小学和武山一中南侧的古城墙默默见证了书院的兴衰和变迁。书院的旧址上,新建的城关小学教学楼显得威严壮观,校园中一簇簇迎客松在微风中摇曳,好像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
这儿就是先生当年教诲学子的地方。站在后院,望着不远处的山,先生仿佛就在我身边,与我促膝而谈。往事越过数百年,先生亲民爱民的故事,宛如滔滔渭水的朵朵浪花,在我眼前一一闪现。
清乾隆十七年,宁远县粮食欠收,许多乡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受命于危难之际,在武山民众的殷殷期盼中,从秦安知县转任宁远知县。地处渭河流域的宁远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本是陇上的富庶之地。然而,由于官府腐败、豪强盘剥,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一民之生重天下”,在你眼里,民生比天还要重。带着对民生的深深敬畏,带着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带着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你开始了在宁远县历时十年的励精图治。
你认为为治之道,必先兴学。上任伊始,你就了解到“宁邑僻处西陲,因循落后”的状况,感叹宁远教育落寞,文风不振。你以“振兴斯文为己任”,致力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你决定创建宁远历史上第一个书院。经过各界知名人士座谈商洽和精心设计布局,确定了建设方案。为了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你带头捐出两个月的俸禄,并奔走四方,设法集资筹款。终于在南关关帝庙西侧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校舍,取名来远书院,众人称之为“胡公书院”。
你决策创建的来远书院是当时陇上诸县少有的气势恢宏的书院,整个建筑有“正庭三楹”。旁廊六舍,院前围以短垣,内标“南薰”二字。其东为讲堂,左右各建斋扁。书院建成后,你聘请了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人担任教习,制定了管理制度,开设经书、史学、理学和习字等讲授科目,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教育。为了提高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你常常在公务之余亲自给学生授课,教育学生刻苦求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你的重视和努力,来远书院办学质量蜚声陇上,使全县兴学之风盛行一时。来远书院在武山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武山文化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开拓了一代文风,培养了许多人才,促进了武山教育事业的发展。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春夏之交,宁远一带旱情严重,作为东乡灌溉用水的庙峪河枯竭,乡民饱受干旱之苦。你决定主持修建渠道,解除旱情。你头顶艳阳,亲自到现场勘察地形、设计方案,指挥施工,从县城北至高桥铺开了一条20余里渠道,取名为东川渠,引渭河入堰,灌溉数百顷良田。东川渠修建过程中,你决定按照各家拥有的土地投劳,县衙根据出工的劳力发放口粮,渠道所需经费由官府解决,劳动力由乡民提供。群众积极性高涨,大家踊跃投工投劳,使这项庞大工程不到10天就竣工了。渭河谷地形成了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景象。为了防止进水口淤塞,你又捐献了两个月的薪水,疏浚水口。你还主持定立渠道管护制度,派遣管护人员,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集中清淤,做到了渠道畅流,灌溉合理,解决了沿川各村老百姓的一大难题。
城南红峪水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水患,公元1471年和1732年,曾两次冲淹县城。你在介玉涛知县所修河堤基础上,疏通河道,加固坝身。修筑了1000余米长、3米多高、30多米宽的河堤一条,并组织人员沿堤栽植柳树,使水患得到了根治,也给沿河镶嵌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被人誉为“新堤晴柳”,成为宁远八景之一。至今,“胡公堤”、“晓亭门”,这一个个历经沧桑的遗迹,仍在默默地诉说着你的治水功劳,品评着你的德行节操。
你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为陶冶民众情操,创建了数个人文景观。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你先在县城东郊修建魁星楼,后又在南关建成武庙,魁星楼在东郊大道正中,基座正方形,高3米,周长40余米,下有东西通道,正楼共有3层,高约15米,上有魁星塑像,被誉为“魁星晓日”。位于县城南关的武庙,规模宏大,享有“武庙凌烟”的美誉。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你又在城东南郊建后乐亭,供人休闲游乐。后乐亭亭院宽敞,中间有方亭和长廊,四周环绕着碧水绿树红花,风景幽雅,成了民众休闲游乐的好去处。许多骚人墨客在这里相聚、交流,题字咏诗风行一时,被誉为“方亭曲水”。
盛世俢志。你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开始亲自主持编篆县志,取名为《宁远县志续略》,是宁远建县后的第三部县志。在康熙《宁远县志》基础上,你增设了天文卷,在地域卷中增设新续宁远八景诗。“奎楼晓日、新堤晴柳、武庙凌烟、经阁蒸霞、石龙漱渭、下莲漾渡、方亭曲水、古峡虹桥”等宁远八景大多为你亲自所写。选举、人物、官师卷都增录了新的内容。你特别重视繁荣文学艺术,志书中选编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艺文卷的内容占去全志的一半篇幅,形成了《宁远县志续略》的一大亮点。
“随风吹入谷,堤柳淡秋阴。昊气应天地,君山对古今。”看到新修的河堤、新栽的柳树和新落成的书院,你满怀喜悦地发出了愉快的吟唱。
“同是众香国,叨陪启一经。十年才献赋,双鬓迥非青。报国先资策,亲民后乐亭。凌烟高阁在,更上勒鸿名。”在与江南好友孙良贵、孙立本相聚宁远时,你用诗歌表达了心系百姓、造福宁远、报效祖国的万丈豪情。
我从《清乾隆宁远县志续略》中拜读到你的诗作,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淡然,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透露出你热爱生活,热爱宁远大地的情怀。在这个众声喧哗,物欲横流,泛娱乐化的时代,这些颇有情怀和清新审美风尚的作品,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能起到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
你不仅博学多才,善诗能文,而且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你虽贵为一县之令,却保持着“在上不骄”、勤政廉洁的作风。与你情同手足的表弟千里迢迢从湖北荆州来到宁远,你招待他的竟是一碟炒韭菜,一碗宁远特有的搅团。堂弟误会,赌气把搅团推到你面前,你不声不响地吃净碗里的搅团。堂弟看到你吃得那么香甜,推测到作为一县之令的你也是常吃这种家常便饭,满腹的怨气才逐渐烟消云散。
“醒眼观秋水,正清那畏知。”虽然在你生活的那个时代,像你这样能体恤黎民百姓的清官少如凤毛麟角,但你应该感到欣慰。岁月的流水,并没有洗刷掉你头上的英名,后世的人们都能站在公正的立场赞颂你的功绩,并以历史的尺度给予公正的评价。清代乾隆年间学人于缵周在《后乐亭赋》中写到:“后乐亭者,晓亭胡夫子之所建也,夫子莅任十载,养民教士,单心经营,值挞伐西域,军需浩繁,心力交瘁。”《可爱的武山》一书将你作为武山的英才介绍给了武山的后世子孙。《武山县志》亦对你在任县令时的政绩加以褒扬和称颂。
你的悲天悯人之心和爱民如子的德政之功,古宁远的万千黎民将拳拳以记之。你在宁远的作为,彰显了历代清官特有的敬业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的热度,是你对百姓的浓烈情感,对民族的热血忠诚;这种精神的硬度,是你强县富民的坚定信念,是你为黎民百姓造福的勇气;这种精神的高度,是你清正廉洁、德操自守的品质。
“辑宁悲武健,柔远似文翁。高阁章云汉,长堤架彩虹。”看,那来远书院的迎春花又一度迎风怒放。它开在校园,凝固在黎民百姓的心田……
新闻推荐
叶舒宪(前)和考察队员交流。考察渭河源头。《丝绸之路》杂志社供图行程两千公里、历经甘陕两省12个县市的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日前结束。考察以陇右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核...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