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顺变奏曲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党委

甘肃日报 2016-07-21 09:52 大字

北顺变奏曲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党委

本报记者 牛彦君

三年前,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如今,它却一跃成为文明村、文化村、科技村、民主村、小康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锋引领行动陇原先锋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用村民们的话说,村里的变化离不开村党委。三年间,北顺村党委大力培育“北顺先锋”党建品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带动、民生保障、民主管理”的强村富民特色发展之路。

今年7月1日,北顺村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北顺村把培育党建品牌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天水市首个村级党委,建立了“服务型党委+特色型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五种新模式”。建成了“8+2”模式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制定了代办事项、初审上报、咨询服务的具体工作流程。

北顺村党委围绕“一心一轴三组团”的发展思路,与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缔结为友好共建村,立足“育种、换脑、造血、夯基”的帮扶理念,采取社会帮扶、非公赞助、群众入股、项目支持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生产建设。

村里还借鉴与蓉中村“结对共建奔小康”的成功经验,与马力镇民武村党支部结成对子,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能人和乡土人才与贫困户结成对子,通过共建“带富”组织、提升“创富”能力、培育“致富”产业、强化“共富”保障,党员能人帮助贫困户帮致富门路、产业发展、增收渠道、收入保障,民武村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率先在全县探索出了“先富帮后富、党员帮群众、同奔小富路”的党建引领保障***新模式。

北顺村制定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成立“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委员会,把评选结果与入党评先、推荐就业等挂钩,激发全村党员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先后硬化村内巷道15条4500米,在主干道和主要居民角落安装照明路灯145盏,健全完善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立了常年环保队伍,配备垃圾车2辆,手推垃圾车7辆,安装垃圾箱30个,及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北顺村党委还组建了文艺队、秧歌队、篮球队等5支群众文化团体,经常性开展广场健身、文艺演出、戏曲表演、象棋比赛等活动,组织全村农民书画爱好者开展培训和创作,定期邀请各地书画家进行艺术交流,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村里建成新农宅100户,改造危旧房415户,建成了村级卫生所、敬老院、幼儿园和北九、北堡2个文化广场,粉刷改造文化墙11600平方米。依托村里“全省远程教育农民培训基地”,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3期,培训全村农民及周边群众5900多人次。

为了广察民情、广听民意、广纳民智,北顺村党委修订完善了《北顺村村规民约》和《北顺村村民文明公约》,定期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中心户会议,确保每项重要事务经过科学论证、集体决策。

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北顺村党委选优监督人员,拓展监督事项,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在全县率先将村级事务监督小组升格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明确了村党委、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相互关系,探索推行“七事”(包户问事、点题说事、集中议事、年终述事、民主评事、流程办事、有人管事)管理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智囊团”“防护墙”“连心桥”和“灭火器”的作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短短三年间,一条条道路修通,一个个大棚架起,一座座工厂建成,一间间新房竣工,村党委带领北顺人富了起来。如今,放眼北顺村,座座菜棚闪银光,幢幢新居布山村,层层绿树满山梁,条条道路通四方,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新闻推荐

梦想扬帆 巨变无声——来自北顺村的双联报告(上)

“双联”活动开展后,医务工作者上门“送健康”甘肃新闻网资料图甘肃日报记者马效军吴梦寒是什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让一个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贫困村,变成田间道路四通八达、大街...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