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农民新需求 弘扬农村新风尚
适应农民新需求 弘扬农村新风尚
武山县山丹乡党委
适应农民新需求 弘扬农村新风尚
近年来,武山县山丹乡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作为推动全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广泛参与,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达到了自我评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截至目前,全乡共创评“十星级文明户”110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17.4%。
齐抓共进 上下联动
天水市武山县山丹乡“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工作起步较早,在多年的创建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争创“创业致富星、科技推广星、遵纪守法星、计生优育星、新村建设星、诚实守信星、邻里和谐星、孝老爱亲星、环境卫生星、文明新风星”为主要内容的十星创评活动。在创建评选活动中,通过前期经验总结,山丹乡充分认识到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工作有序、持久开展的保证,通过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乡党委政府统一组织、各村党组织具体主抓、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齐抓共建、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
山丹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亲自主抓,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相关站所长、妇联、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指导、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各村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领导组织机构,为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章立制 推陈出新
为确保创建评选工作有序开展,山丹乡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丹乡“十星级文明户”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在全乡22个行政村党支部推行“一榜一册”等图表式管理制度,把“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与干部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了量化考评机制,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作为各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热情,促进了全县“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的顺利展开。
文明户的创评活动需要创新,需要足够引起干部和群众关注并参与的吸引力,评选程序的制定就尤为重要。山丹乡始终坚持“乡领导包片、村组干部主抓、农民群众主体”原则,采取“半年初评、年底总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办法,按照宣传发动、对标创建、群众自评、村民小组初评、村民代表评议、村两委会议审核、乡上考评、张榜公示、命名授牌的程序,规范创评活动。对获得七颗星以上的农户,由乡党委、政府命名、授牌,对七星及以下星级的农户,由各村统一造册、记录星级档案。在评比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审程序评定,充分体现了群众评、群众议,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尤其是在评选过程中,坚持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确保了评选质量。
武山县山丹乡在“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中坚持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不搞“终身制”。采取乡上不定期督查、各行政村定期自查、群众随时反映情况等形式,每年都要对各村的创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生严重问题的摘牌,对出现问题、已不符合标准的减星,对达到评星标准的及时为其加星。动态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争创热情,星少的农户向“十星级文明户”看齐,没有得到的那颗星都努力在下一年度评选中争得,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十星”促发展 弘扬新风尚
在创评过程中,山丹乡不断拓展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内容,把创评活动与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等相结合,形成了“围绕发展抓‘十星\’,抓好‘十星\’促发展”的共创共建、以创促建的良好格局。
一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山丹乡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先后建成垃圾填埋点6个、垃圾池96个,设立垃圾箱352个,在全乡22个行政村建立了近300人的保洁、清运、监督三支队伍,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基本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
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中争星创优,先后对漆河、任门等7个村3000多米长的巷道进行了硬化,修建通自然村道路、产业路8条91.7公里,先后建成农家书屋22个,建成村级文化室22个,建成了车川、周庄、车岸、任门4村文化广场,在周庄等村建成了集村级阵地、文化室、卫生室、小超市等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特别是先后在车川、渭河、周庄、车岸等村建成二层别墅式新农宅64套,明显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
三是致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十星”中“创业致富”星排在首位,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双联行动,山丹乡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发展富民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鸳鸯玉产业品牌,先后发展鸳鸯玉产业带头人45户,销售门店6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成了周庄村3000亩标准化蔬菜示范园区,注册了“盘龙牌”韭菜、“周庄西瓜”等商标品牌,实现蔬菜产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发展蔬菜产业带头人315户。富民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70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创评活动中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是核心,全乡广泛开展了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培训活动,依托村级阵地、道德讲堂、远程教育网络等“学、教”新阵地,采取课堂讲授、田间地头现场示范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20多期、参训1500余人次,培养出了8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先后命名表彰好媳妇3100余名、好婆婆2600余名。现在,一大批引领社会风尚的“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五是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通过“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农村群众的文明素养,增强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意识,激发了比勤劳、比致富、比创业、比文明的精神风貌。现在,争创“十星”,已经成为全乡农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人多了,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少了,文化生活丰富了,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的少了,追求高尚文明新风的多了,迷信庸俗不健康的现象少了,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在广大农村普遍形成。
新闻推荐
重整田畴织锦绣重整田畴织锦绣——写在甘肃省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启动之际“苦而不可居。”“陇省苦瘠甲于天下。”是一百多年前,清末名臣左宗棠对甘肃的评价。不错,打开甘肃的版图,山大...
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