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史前大地湾天水“泥人康”创作彩陶反映先民原始生活
康存良精心描绘反映大地湾生活场景的彩陶作品
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农民康新田、康存良父子,从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艺人到其制陶事迹被《全国民间艺人大辞典》收录,成为家喻户晓的“泥人康”,并被省人事厅评定为甘肃省农村实用型人才副高级职称。最近,康存良正构思创作一批反映大地湾先民原始生活场景的彩陶作品,力求通过自己的作品,还原给世人一个彩陶世界的史前大地湾。
A
彩塑再现原始生活场景
近日,记者在康存良的工作室看到四处摆放着成型或半成型的彩塑作品,件件都很精致。有一组完工不久的原始先民们“庆丰收”的彩塑,一个人头瓶立在一边,一位先民头顶器皿正在向上苍祈祷。康存良指着这组彩
塑说:“众所周知,大地湾出土的人头瓶,人面塑有清秀的五官,整齐的刘海,微鼓的鼻翼,双耳有穿孔,口目镂空,显得生趣盎然。按民间传说,这个
人头瓶相当于现在的神像,传说是当时先民祭祀用的,在先民们心目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除此之外,康存良还创作了“打鱼”、“狩猎”、“欢呼”和“制陶”“原始部落生活”等彩塑。“这一组是制陶的场景,反映的是当时的制陶业,这一组彩塑作品反映的是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场景,那一组是当时农业庆丰收的场面,还有他们的狩猎、捕鱼生活。每一组作品都将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缸、罐等贮藏器形象地摆放在它应该使用的地方。这种直观的方式立体地将大地湾原始先民生活和工作场面形象地表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康存良指着四处摆放的彩塑作品说。记者看到这一系列的彩陶作品,大大小小近30个造型,平均高度不足30厘米,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地湾先民的原始生活场景。
B
刻苦钻研还原始前“大地湾”
康坡村有一千多年制陶历史,康存良一家世代制陶。康存良从小在父亲康新田的传授下练就了一手烧制陶器的本领和绝技,成为家里第三代陶艺制作传承人。开始,他们烧制的大多是传统陶制品,大地湾遗址发掘后,父子俩开始烧制“人头型器口彩陶瓶”等国宝级陶器艺术仿真品。父子俩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经过10多道工序,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们烧制的大地湾彩陶仿真品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富有生活气息,集观赏、收藏、实用价值于一体,受到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喜爱。2006年,父子俩被省人事厅评定为甘肃省农村实用型人才副高级职称。
康存良并不满足复制模仿,他想通过彩陶,再现大地湾先民的原始生活场景,而这比简单的仿制要难很多。康存良告诉记者,别看这几件作品只是简单地反映出了当时祖先们生活的情况,但它的制作工序并不简单,做的过程中,有些需要勾画,有些需要做出场景,或者是生活的场所,并要先在大脑里有个初步的构思和‘轮廓\’,然后再动手做。等泥胚做成后,要把它阴干。在阴干的过程中,要对制好的彩陶进行描画,画完才可以进行烧制。尽管有难度,但它可以直观地告诉人们当年祖先们的生活状况。
从构思到制作,康存良花了近两年时间,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他对大地湾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让他心里更有了底气。康存良说:“到目前为止,这套作品还没有完工,我还在不断的看书琢磨,想以更鲜明贴切的手法来表现先民们的生活状况和远古文化,让更多人直观全面地了解大地湾遗迹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
新闻推荐
秦安女子患白血病配型成功却无钱手术追踪—— 县上领导慰问患者家属
本报天水讯(记者王兰芳 赵汇)秦安县郭嘉镇涡坨村村民李晓燕不幸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日前配型成功却缺钱手术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1月4日,受秦安县委、县政府委托...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