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共走富裕路 本报记者 邵兰霞
12月的秦安,寒气逼人,记者在秦安县郭嘉镇邵军军家却感到了浓浓暖意。宽敞的房子里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农用三农车、摩托车整齐地停放在院子里,让人感觉到这是一户殷实富足的农家。与5年前相比,这个小院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这个家只有1辆自行车、1台小收音机,年收入不过几千元,房子破旧不堪;劳力不足,老人常年有病,没有经济来源,就是这个家庭的真实写照。
双联帮扶行动开展后,邵军军家被定为主要脱贫对象。为了解决他家的后顾之忧,村干部给邵军军的父母上了低保,让老人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让邵军军家脱贫致富,村干部请来了专家帮他家建果园发展果树种植。随着果树一天天长大,他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逐渐脱了贫。随后,他又开始尝试养羊,从最初小打小闹的三五只羊开始,借助政府助农贷款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直到发展到现在的上百只羊,让邵军军在致富路上初次尝到了甜头。随着养殖技术的慢慢成熟、眼界的开阔,他又开始琢磨如何进行科学化养殖,将畜牧养殖和果树栽培结合起来,建立循环绿色农业。
邵军军家的变化只是天水***工作开展以来一个普通家庭脱贫的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从省市到乡镇四级956个单位、39584名干部结对帮联1964个村3104户,落实各类帮扶项目2967项,总投资超过13亿元。
据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3年来,全市共减贫68.37万人,涉及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通过全市上下各部门3年的不懈努力,实现年均新修道路1000公里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81%,改造危房10.08万户,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建成安置点21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266元增加到2014年的4982元,增长52.54%。
“十二五”以来,天水市在加大帮扶脱贫的同时,围绕百万农民,大力开展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他们的经营模式与观念,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观念变了、思想活了、路子就宽了。以往埋头苦干的庄稼人随着信息的日益发达,更多的人开始尝试新的致富门路,他们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依托发达的网络,将自己致富的梦想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姬旺芳春节挥手渐远,外出的人们带着喜庆的年味,带上亲人的嘱托,带着新年新希望,踏上了开往春天的旅途。2月19日至20日,记者在走访天水市部分汽车客运站时了解到,为确保广大旅...
秦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秦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