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民意“连心桥” ——秦安县“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纪实本报记者 杨璟
走进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人大代表之家”,会议桌、档案柜、书柜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人大代表学习制度、联系选民制度、代表活动制度等内容公示上墙;健全的簿、表、记录,翔实地书写着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历程。
“‘人大代表之家\’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个‘老百姓说事的地方\’,同时也让代表对‘家\’有了归属感。”秦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海军告诉记者:“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三步走\’的创建思路,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制定了‘六有\’标准,即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公示榜、有资料、有活动记载,让‘家\’的布局更加丰富充实。目前秦安县17个乡镇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56个,达到了硬件标准化、软件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的要求。”
代表的“加油站”
县人大代表康小虎在康坡村当村支书已有30多年了,在村子里有很高的威信,但说话办事也相当粗鲁。自从“人大代表之家”建成后,康小虎经常参加学习,粗鲁的毛病也改了不少。他颇有感触地说:“在‘代表之家\’里和其他代表一起学习、交流,不仅让我了解到党的政策,学到了法律和人大业务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当好人大代表、怎样为村民服务。”
“代表素质参差不齐,履职能力高低不一,怎么到选民中间搜集问题,把调研信息整理成可行性建议,都要靠专业素养。”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姚二信介绍说:“‘家\’就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起了‘角色\’,组织代表们参加专题培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
记者了解到,“人大代表之家”建成后,秦安县各代表小组都非常注重代表学习培训,适时为代表充电。先后开展了《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代表的整体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
群众的“服务区”
“刘坪乡任吴村村民任福庆反映:村里垃圾乱堆、乱倒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卫生。处理意见:建立了一支村级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并确定专人对乡村道路进行清扫。”
“彭屲村村民杨珍坪反映:在村上建立一个果品销售市场。处理意见:已上报上级部门。”
翻开刘坪乡黄湾村“人大代表之家”《选民来访登记簿》,一件件选民反映的“难肠事”,都记录在登记簿上。(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正在值班的刘坪乡人大代表康祥林说:“群众关注的事,就是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重点。‘人大代表之家\’让我们基层人大代表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更加坚定了我们当好人大代表、反映群众呼声、行使代表职责的决心。”
大湾村村民关鸿斌向人大代表反映的农路加宽,很快得到了解决。他高兴的说:“过去,我们都没有机会了解代表在干啥、咋干的。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人大代表之家\’,我想找谁都能找到。还能及时地反映问题呢!”
康坡“人大代表之家”将每月10日确定为选民接待日,安排2至3名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除确定的接待日外,“人大代表之家”还确定了值班制度,安排人大代表或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值班。
县人大代表、村支书康小虎说:“我们共接待了选民41人,收集到选民的意见意见23条。尤其是针对选民反映腰崖村没有村级阵地和文化广场、康坡人口文化广场广场垃圾较多、晚上行路难等问题,经多方协调筹措资金,腰崖村村级阵地和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建成,康坡村建起了古城墙、安装了48盏太阳能路灯。”
姚二信介绍,秦安县以“家”为桥梁,组织人大代表轮流接待选民,先后收集选民意见建议1128件,对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现场解答,对不能直接解答的及时转交有关单位进行办理。
“人大代表之家”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在联系群众、搜集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它独特的作用,架起了民意“连心桥”。
新闻推荐
...
秦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秦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