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农民喜话丰收年 特约记者 王少芳
今年春节,对秦安县莲花镇冯沟村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2014年,全村耕地面积5266亩,果园面积3705亩,其中挂果面积4207亩,年产量1020万吨,苹果收入20万元以上98户,10万元以上586户。农民人均纯收入8520元,年产值达1亿元,是全县有名的亿元村。
大年三十,笔者来到冯沟村采访,走在宽畅平坦的村道上,感受着富裕后的冯沟村浓浓的节日气氛。傍晚6时许,村文书成飞刚从村委会忙完出来,他告诉笔者,这几天村里的文艺队排练了秧歌、秦腔、小合唱、社火等节目,要从大年初一演到正月十五。“如今,村里富裕了,要让村民们热热闹闹地过个祥和的春节”。成飞乐呵呵地说:“现在我也要回家和老人吃年夜饭了。”
本世纪之初,冯沟村还是一个贫困村。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1600元,村内房屋破旧,道路不畅。面对贫困落后的现状,冯沟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苹果“生产规模”上下功夫,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经过努力,村子发生了巨变,昔日的后进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支书冯根稳告诉笔者,为促进农民增收,村上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确定了以林果产业为支柱、其他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思路,已动员群众自筹资金兴建果窖1170座,在发展壮大果品经纪人队伍的基础上,还成立了果农协会。按照“支部+协会+农户+公司”的模式创建了宏义果品有限公司,拥有容量1000吨的果品保鲜气调库一座,年收苹果2000吨,产值2400万元,利润180万元,形成就地收购、就地贮藏、就地销售的产销一条龙体系,增加了果农收入。公司注册了大地湾桃、大地湾梨、大地湾红富士、大地湾新红星、大地湾金冠等5个大地湾绿色系列品牌,提高了果品知名度,如今林果业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大片的果园真正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目前,全村自来水用户900户,电话、电视普及率达98%,90多户农户已有了小轿车。
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冯沟村还注重发展规模养殖业。目前,全村规模养殖户42户,养殖户年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
“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提高果品质量,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把特色果业发展得更好。”冯根稳信心十足地说。
在仅一河之隔的莲花镇桑川村,颇具现代气息的太阳能路灯,健身休闲设施齐全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广场西侧一幢幢二层小洋楼格外显眼,楼前一排排大红灯笼更显节日的喜庆,村民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笑逐颜开,尽情地享受着幸福生活。
桑川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苹果栽植,并且采取了整村推进的方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林果业已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在村民的收益中,有83%来自果园收入。
桑川村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目标,促进了村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环境治理和村庄改造为突破口,使新村建设呈现出喜人的局面,不仅村容村貌有了显著变化,而且许多农宅都体现出地域风格和农村文化的特点。“十几栋两层楼房主要是为村里的危房户建造的,每户面积200多平方米,现已全部完工。”村文书桑江东介绍说。如今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村民活动场所。“过年了,一天到晚,村里人就会聚集在这里跳广场舞、打篮球、吼秦腔。”桑江东说。
新闻推荐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改革红利——天水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本报记者杨璟
一年来,天水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工作部署,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着眼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施策、多...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