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天雄:构建秦安“半小时经济圈”

天水日报 2010-04-14 16:52 大字

(上接第一版)商贸流通活跃,秦安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后货郎担挑起了大市场,被誉为陇东南小商品“集散地”、“旱码头”,被誉为“全国文明小百货市场”美誉。把善于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的小商贩培育成大商人,把经商的传统发扬好、培育好。立足优势,打造秦安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拉动秦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由商贸大县向商贸强县转变。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抢抓项目和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秦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重镇,有“羲里娲乡”之称。大地湾遗址,三国街亭古战场所在地,拥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女娲公祭等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白故里在秦安,大量的历史史料和佐证是不可争的事实,要以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为龙头,实施大地湾史前遗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实际,开发寻根祭祖、民族风情、休闲度假、历史人文等旅游项目,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的转变。秦安是人口大县,大力发展劳务业,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整合农业、扶贫、劳动、科技、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劳务培训资源,通过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劳务输出由过去的体力型逐步转向管理、技能、智能等综合型;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开拓劳务输出的渠道,既要有劳务人员的自发、小群体的输出,更要有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的输出,要加快完善劳务输出组织,特别要在一些劳务需求量大的城市建立联络处和劳务工作站,形成制度规范、运行正常的有效劳务输转机制,全方位打造具有秦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劳务品牌,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转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施中,最主要的是要准确定位,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项目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好,打造天水市最佳宜居地,“半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实施产业推动、商贸带动、旅游拉动、劳务促动“四轮驱动”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路子。

他还说,秦安县在看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劣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第二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大的工业企业;大项目比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欠账比较多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是我们发展的“软肋”。

在“十二五规划”中和今后具体工作中,紧紧把握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树立机遇意识。要在全社会真正树立机遇意识,形成抓机遇、抢机遇、争机遇的浓厚氛围,真正利用好机遇;要搞好发展规划。必须明确秦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尽快形成符合实际的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思路及重点,实施好宝兰客运专线和天平高速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地争项目、跑项目,进一步推进以县城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大力气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新闻推荐

大兴学习之风

(上接一版)——健全学习机制,规范学习管理。市上先后制定完善了全市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发言制度、领导干部辅导报告制度、中心组成员学习档案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市委每年都要采用“述...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