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下舞台,我还是个农民

甘肃日报 2013-05-07 22:0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满福

“李师”家又演节目了。

4月17日临近中午,武山县洛门镇蓼阳村的男女老少,像往常一样三三两两往李改成家走,他们已经习惯了门牌号为“蓼阳村103号”的农家院子里的热闹。

外地人或许不知道李改成为何人,但蓼阳村周边40多个村庄的人都认识李改成,多数人叫他“李师”。

“李师”是个爱热闹的人,经常张罗一些“好家子”,到农闲时节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所以有人还叫他“李明星”。但李改成说:“走下舞台,我还是个农民。”

村民眼中,李改成不但手巧,喜欢钻研,放电影是拿手活,走村串巷、翻山越岭义务给村民放电影十几年,说起数字电影,头头是道;他是个热心肠,大老远来参与表演的乡亲,他还得管一顿饭;他会唱会舞,虽说节目土了点,但老百姓爱听爱看。

走进李改成家,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味:对着大门的土墙上,挂着一块“文化大院”的牌子,很是醒目。上房门外的红色条幅上写着“文化大院乡村文艺演出活动”字样,从褪色的情况看,已经挂了很久。上房对面,布置着一块可拆卸的紫红色演出帷幕。上房里的陈设,俨然一座“荣誉室”:20多面旌旗在房间挂了一圈,各种奖杯、牌匾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其中名头最大的是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牌匾,就连墙面四周的空闲处,都被洛门业余歌舞团和蓼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海报占满了。“这些旌旗、奖杯后面,都有故事,它记录了我放电影、演节目的历程和荣誉,舍不得呀!”李改成说。

荣誉是多了,但不表明李改成走的路一帆风顺。最直接的是一度遭到了老婆、儿子、儿媳的反对。妻子孙银花说,老李经常在外,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的农活经常忙不过来。再说,义务放电影,家里经常贴钱,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住。

妻子的话有道理,李改成一年在完成230多场放映任务外,还免费义务放映一些红色电影。县里能补贴些钱,但每次花销下来都要自己倒贴。

这些困难,李改成不愿多说:“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能让大家乐一乐,尽可能多地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我看得更重。”

李改成说,自己从8岁开始,就由父亲教他学习武山旋鼓舞。后来,他在传承原有技艺的同时,对传统的《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动作套路进行了再挖掘、再创新,使其发扬光大。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动员、组织更多的乡亲们参与到文艺队伍中。

6年来,张杏萍和她的老姊妹们已在村上的庙会及甘谷县等地演出了好几次。而且,演出团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家一有闲时间就凑到一起,既演了节目,还锻炼了身体。

今年已54岁的李改成说:“蓼阳村和其他农村一样,都缺少文化生活,都需要文化滋养,现在能做一点是一点。”

新闻推荐

甘谷县发生交通事故致9人死亡4人受伤 王三运要求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工作

甘谷县发生交通事故致9人死亡4人受伤王三运要求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工作本报兰州1月9日讯(记者徐爱龙)今天上午11时20分许,天水市甘谷县一辆载有13人的农用四轮车在送葬返回途中,突然失控,翻入道路南...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