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喜看沃野生机浓

天水日报 2011-10-08 15:37 大字

□记者杨璟罗双红

九月的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甘谷县磐安镇裴家坪村,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跃入眼帘:绿油油的长豆青翠欲滴,鲜嫩的甘蓝、辣椒、莴笋、菜花……把渭河两岸点缀得满目碧翠。不远处,一排排蔬菜大棚错落有致,农民们施肥打药,精心侍弄,一股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浪扑面而来。

在裴家坪田间地头,记者见到了正在给莴笋喷施农药的村民裴生平。他告诉记者,这些莴笋已经是他种的第三茬蔬菜了。去年年底,他种了三亩春萝卜,今年3月份采收完成后种上了西瓜、西红柿,之后又复种了莴笋、甘南等蔬菜。一年三茬蔬菜种下来,收入可达到近四万元。

站在一旁的村文书裴应保插话说:“自一年三茬的蔬菜复种模式开展以来,村民经常到地里忙,村里闲散人员也少了,都到地里来刨钱了。村上90%以上的农户都种三茬的蔬菜,产量能达到12000公斤,一亩地下来也可收益15000元,全村500多亩菜地一年可收入700多万元,这种蔬菜复种技术已成为村上致富的一张王牌。”

裴应保所说的蔬菜复种模式是甘谷县的蔬菜高效栽培中八种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以设施大棚“春萝卜——果菜——菜花”为主,是一种很典型的蔬菜栽培“一年三茬”两连套模式,因规模集中在磐安镇渭河北岸一带的十甲坪、五甲坪、裴家坪、李家坪、谢家坪等村,而被称其为“五坪”模式。

记者了解到,甘谷县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素以“柔嫩汁多、质优味美、鲜脆爽口、芳香浓郁、富含营养”而闻名遐迩,并且蔬菜的生产已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成为带动甘谷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

采访中,甘谷县园艺站副站长王成辉介绍说,目前甘谷蔬菜高效栽培有八大模式,主要是以甘谷燕家、五坪、雒家、白云、中洲、大王、狄家以及磐安镇南后山等地形成的八种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最早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八大模式蔬菜生产为主的蔬菜产业成为最能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近20万亩,总产量达到52万吨,总产值5.1亿元。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实地感受到的是甘谷县发展蔬菜产业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亲身体会到村民们越过越好的舒心生活,蔬菜产业富民的歌曲正唱响在甘谷沃野。

新闻推荐

甘谷城乡低保管理走向规范化

□特约记者史载为了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城乡低保政策,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甘谷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公开栏、宣传单等各种手段大力宣传,使“干部八清楚”、“群众五知道”...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喜看沃野生机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