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羊流镇不断发现、挖掘、提取老品种小麦附加值,将麦秆“变废为财” 老品种小麦种出致富新路子

泰安日报 2020-04-28 08:38 大字

本报4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郑凯)四月麦田绿油油,拔节抽穗麦花秀。与其他地方不同,在新泰市羊流镇,一种20年前选育的老品种小麦——“泰山21号”,因为当地使用“掐辫子”手工艺制作草帽、扇子等麦秆工艺品而受到村民青睐。

近日,泰安市农科院的市级科技指导员陈建生和焦娟到羊流镇大洼村,为村民进行田间技术指导。

据陈建生和焦娟介绍,“泰山21号”小麦的秸秆和麦穗细长,是泰安市农科院20年前选育的一个老品种。而这样的品种,正是当地制作“掐辫子”麦秆工艺品的主要原材料。

“‘泰山21号’小麦分别于2000年、2003年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具有抗倒伏、高产、优质、早熟等特性,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焦娟说,看到老品种小麦至今仍为村民增收发挥作用,这让身为农业科技人员的他们倍感欣慰。

“村里每年种植‘泰山21号’小麦达200多亩。”在市派大洼村“第一书记”吕宏伟看来,老品种换发新活力正是源于农业科技给村民增收带来的促进作用。

“‘泰山21号’小麦全身都是宝,群众不仅能收粮食,而且还能用麦秆发展编织产业。如今,400余户村民参与麦秆编织,将麦秆编成扇子、手包、草帽等成品出售,每户每年可增收5000余元。”吕宏伟表示,该村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逐步将麦秆编织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助手”。

新闻推荐

“整建制”转战大西北 关停矿井职工再就业

□记者姜言明刘涛通讯员刁琳波报道本报新泰讯4月5日凌晨4点,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恒矿业17名职工经过两天一夜颠簸,...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