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两区”,学什么? ——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融合发展述评

泰安日报 2017-05-04 10:14 大字
■天平湖碧水蓝天,景色优美。 记者 赵文文 摄  

□本报记者 张倩

一条条宽畅的马路,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一个个高档的住宅小区,扑面而来。学校、医院、商场、水榭、喷泉点缀其间,更有绿树葱茏,波光潋滟,荷风送香的泮河公园,如闹市之灵泉,宁静而怡然。

高铁新区开发建设的日新月异,让泰城西部这片宁静、宽广的“处女地”不再默默无闻,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蜕变,与高铁一起融入泰安发展的希冀中,以其充满活力的姿态,扬帆远航。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的战略角度,确定将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整合发展,提出了“依托西部高铁,改造提升西部新城”的目标,要求在完善西部高铁新区2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加速与之相连的26.2平方公里旅游经济开发区的升级改造,南北贯通形成51.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宜居新城。自此,旅游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融合发展、加速快跑,成为泰城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俗话说,“百姓生活看城市,城市崛起看发展”。承载着群众对现代化生活的梦想,检验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两区”建设,给泰城和泰城市民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城市建设框架的拉大。“两区”的建设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回迁安置、生态环境打造、道路管网建设、公用设施配套“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搭建城市发展框架,使泰安西部板块规模扩张,让“适度向西”得以实现。同时,“两区”通过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新老城区的无缝隙衔接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带动整个泰安城市建设框架的拉开。

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增强了集聚引领效应,对城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高铁新区面貌焕然一新,也拓展了商机,凝聚了人气,吸引了绿地集团、新兴集团、华新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发挥了重要的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遍地开花。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自开发建设以来,“两区”就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头戏,按照“市政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的思路,“两区”共投资109.4亿元大规模进行了道路、水、电、气、暖、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学校、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城市功能,为泰城西部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带来了富民惠民、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两区”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就是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棚改工作中,“两区”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工作之首,“两区”(高铁新区)紧密结合棚户区居民生活实际,聘请专家编制完善棚户区改造各项规划,合理设计楼区布局和户型结构,优先满足群众回迁需求,把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作为棚户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坚持先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后土地出让或开发的原则,根据整体规划,先修建城市道路、学校、医院等配套公用设施,完善城市功能,解决居民出行、上学、就医问题,彻底改善片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带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2017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将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整合发展,提出了“要依托西部高铁,改造提升西部新城”的目标,这为发展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两区”建设发展中心迅速制定规划,决定通过发挥“两区”在泰城西部崛起中的引领作用,按照“高端旅游度假区、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区、泰城西部商务区、高品位运动休闲区、服务业发展聚集区”的发展定位,建设以天平湖为核心脉络,融汇湿地乐活游憩、高端运动休闲、本土文化体验、现代康体养生、秀美生态观光、国际会议会展等功能,打造“泰山西湖”,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时间,往往是给出了结果,省略了过程。从2011年“两区”开始建设至今,已经走过了6年的路程。这6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这个“过程”蕴含着激励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蕴含着宝贵的经验财富。这些,不仅仅铸成了加速“两区”建设的精神支柱,也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向“两区”学习,必须准确把握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关键实质,认真付诸实践,更好地立足岗位、推动干事创业。

我们要学习他们强化机遇意识,只争朝夕,勇挑重担的精神。京沪高铁的建设通车给“两区”建设提供了机遇,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高铁新区建设者们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紧迫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对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账销号,推行任务分包、责任到人、量化考核工作机制,确保每一项任务都定时限、定人员、定责任,每一项工作都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不论是拆迁工作、融资工作、土地规划工作还是项目建设工作,包括后勤保障,都要坚持以发展为先,以事业为重,努力形成比学赶超、争优创先、互促共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我们要学习他们强化担当意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精神。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高铁新区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和房屋征收这个“天下第一难题”面前,新区的建设者们没有害怕、没有逃避,而是敢于面对、勇于担当,发挥了“绳锯木断、滴水石穿”的精神,一干到底。“两个多月时间,拆除各类建筑面积420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6864亩,完成总拆迁量的91%,群众对棚改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在拆迁工作中呈现出“高铁速度”。

我们要学习他们强化实干意识,实干苦干,开拓进取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两区”建设规划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两区”的全体干部职工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全部精力放到抓工作中,牢固树立“不干就是失职、慢干是不称职”的理念,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雷厉风行,高效快捷,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对议定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推动,一件一件地落实,一件一件地问效,决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用扎实苦干,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优异成绩。在加速拆迁进程中,“两区”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力量,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选派精干力量协助开展工作,逐家逐户宣传“两区”改造建设的有关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澄清事实情况,消除大家的思想顾虑。近300名干部职工盯靠在拆迁现场、吃住在工作一线,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村,一般干部包保到户,坚持早晚两次例会制度,早晨安排任务,晚上汇总情况,确保任务落实、责任到位。

我们要学习他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意识。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人。规划建设围绕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展开,既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他们站在全市发展大局来谋划,坚持高标准规划,立足百年大计,牢牢抓住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依托良好的区位、生态等优势,突出本区域发展特色,找准功能定位,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好相关产业的规划布局。从编制规划接地气、邀请市民参与,到严把项目建设安全关、质量关,从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到夯实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个细节,使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能让城市开发建设不仅有力度,也更有温度。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基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践行新理念,增创新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需要打造更有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新格局,需要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向上的文明新气象,需要建设更加宜居、更可持续的美丽新家园,需要创造更多实惠、更高品质的幸福新生活。高铁新区建设者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是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的真实写照,应当成为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干事创业、破解发展难题的榜样。当前,“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主题活动正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向榜样学习,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把泰安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新闻推荐

约会莲花山

□山里人图/文暮春,莲花山前、莲花湖畔,芝樱花开得艳如红绸了。本来,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住在山下的朋友约好,等来年芝樱开遍湖畔的时候,我会再来赏花的,不想今年却爽约了。莲花山古称“新甫山”“宫...

新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