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徐家拳:在传承中创新的国家级“非遗”

大众日报 2015-03-20 14:58 大字

□郑莉崔仲恺报道◤3月16日,国家级“非遗”徐家拳第十代传承人徐勤启在泰安市新泰青云一中与徒弟毕玉玺一起展示徐家拳。◆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灿烂悠久,其中,武术曾与国之兴衰紧密相连,武文化让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在全国种类繁多的武术中,源于新泰的徐家拳融合南、北两派特色,独树一帜。经过近300年的传承发展,为抗击外来侵略、为国民强身健体,作出了贡献。2014年11月,徐家拳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报记者姜言明郑莉

本报通讯员肖根法崔仲恺

南北派融合创出徐家拳

3月3日6时许,春寒料峭,新泰市罗马广场上已有不少人晨练,徐家拳第十代传承人徐勤启也在其中。扎实的马步、矫捷地转身、力道十足地出拳……今年51岁的徐勤启精神饱满、动作敏捷。在徐勤启的带动下,每天罗马广场上有不少人练习徐家拳。

据历史资料记载,徐家拳起源于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盛才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雏形。徐家拳第六代传人徐花葶不仅丰富了徐家拳的内涵,形成完整的体系,还将徐家拳法及各种兵器的使用发扬光大。由于徐花葶武艺超群,清咸丰年间(1853年)考取武秀才,同年又被推选为县团练团总。

“根据新泰老县志记载,太平捻军攻打新泰城的时候,先人徐花葶训练的武装团严密防守、带头奋勇搏杀,打败了来犯的捻军。因抗敌有功,清政府赏赐他亮蓝顶戴大花翎,现在还收藏在家中。”徐勤启说,徐家拳自创立起传内不传外,但到徐花葶这一代,徐家拳打破陈规,不仅传授本族人员,还广泛传授给全村及周边的群众进行练习。

习武保家卫国

说起徐家拳的历史,徐勤启侃侃而谈。“起初,徐家拳主要是重视实战型,发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告诉记者,徐家拳拳术和器械独具特色,在吸收中国南北派功夫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形成了稳、准、狠的基本特征。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特色,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手法繁多、快捷实用。

徐家拳在世代传承中,发生过不少保家卫国、匡扶正义的故事。徐勤启的爷爷徐家拳第八代传承人徐敏德,上世纪60年代在汶南集市上,为保护群众出手教训了仗势欺人的霸头,一直被当地群众传颂;其父亲徐家拳第九代传承人徐志银,协助公安抓歹徒被新泰县公安局授予“擒敌英雄”荣誉称号;徐勤启自幼跟爷爷和父亲习练徐家拳,上世纪80年代在部队服役时担任武术教官,向官兵传授徐家拳,培养了300多名武术教员,因此两次荣获三等功。

创新养生拳

“徐家拳先后成为新泰市和泰安市两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徐家拳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徐勤启告诉记者。

几十年来,徐勤启一直以自身行动,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武术。新泰市青云一中7年级学生毕玉玺学习徐家拳已经5年。“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爸爸把我带到罗马广场锻炼,正好看到徐老师在练拳,就跟着徐老师学起了徐家拳。”毕玉玺说,学习徐家拳后自己的身体强壮了,现在仍坚持每天练习。

2004年10月,徐勤启开始在新泰市罗马广场义务传授徐家拳,还在新泰市燕鸣希望小学、新泰市青云二中等中学建起了18处徐家拳义务传承基地,义务授徒已达1万多人。

“另外,通过外地教学、经验交流和让徐家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广场等,在全国授徒达近20万人。”徐勤启说,目前,坚持系统练习徐家拳的有上千人。

2012年,徐勤启成立了新泰市泰山徐家拳研究院。他说,要在继承老一辈注重实战性快打的基础上,结合保健养生,创新出具有实战性、表演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徐家拳。

新闻推荐

新泰:首批5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记者姜言明通讯员肖根法报道本报新泰讯3月21日,新泰市举行2015年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57个重点项目,涉及现代农业、新兴工业、商贸服务业、民生事业等四大类,总投...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