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神病患大多“有病缺治”

大众日报 2014-09-19 03:46 大字

◆小云(化名)家住岱岳区大汶口镇东大吴村,她的母亲患有癔症性精神分裂,父亲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9月13日,小云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泰安市心理卫生协会的志愿者进行入户走访。9月底前,志愿者将在泰安走访筛选出50个类似小云家的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庭,加入到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心灵家园”项目,这些家庭将得到免费救助。

记者调查发现,“因病致贫”、“因贫缺治”是很多精神病患家庭的现实状况。

□本报记者王佳声

见习记者姜斌

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自2010年起,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发起了一个助学项目,在4年时间里,共走访帮扶了泰山区、岱岳区、宁阳县和新泰市的300名贫困儿童。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王保龙告诉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300名贫困儿童家庭中,竟有三分之一家中有精神病人,这些家庭几乎都是因病致困的。”

岱岳区大汶口镇东大吴村的小云家,就是一例典型的因病致困。小云是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长年资助的一个孩子,她的妈妈患有癔症性精神分裂。家里因为给她妈妈看病,生活拮据。而且祸不单行,几年前小云的爸爸又被查出患有双腿股骨头坏死,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小云的姐姐在上高中,而小云5年前不幸被热粥烫伤,留下后遗症。医药费、生活费、学费让这个家庭彻底陷入了绝望。

家住岱岳区马庄镇董家村的小健(化名)一家,情况和小云家类似。小健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家中还有80多岁长期卧床的奶奶,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全靠小健父亲一人打零工维持。但几年前,小健的父亲也因突患高血压半身不遂,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低保和亲戚们的帮助来维系。小健今年刚初中毕业,已经有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

王保龙说:“小云和小健家里的情况是属于比较特殊的,除了母亲患有精神病外,其他家属也因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所以家庭情况格外困难。但即使家中只有一名精神病患者,家庭因此变得贫困的情况也很普遍。家中有人生病本身就丧失了一个劳动力、一份经济来源,再加上看病花费,让这些家庭犹若陷入了一个无底洞。”

“精神疾病治疗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部分精神疾病致残率高,患者社会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及劳动技能衰退,因病致贫现象比较严重。”泰安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李卫东说。

有病缺治情况普遍

不仅因病致贫让精神病患家庭陷入困境,精神病人的高社会肇事率和高社会负担指数等也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精神病人伤人事件或过激行为频发。

“泰安市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精神病患伤人事件。2012年7月28日,肥城的一名市民被砍伤,后经有关部门调查,砍人者疑患有精神病。”李卫东介绍说,精神病人在行凶时,往往都会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所以造成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

频频发生的精神病患伤人事件,究其原因,缺乏有效治疗与监管,很多精神病人处于“有病缺治”状态是主要问题。曾参与我国精神卫生法起草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曾表示,综合前几年的数字来看,全国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80%的病人都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据统计,目前泰安市城区(泰山区、岱岳区)共排查出重性精神病人3672人,建档623人,建档率为33.8%,规范率为20.3%,病情稳定率为72.3%。

王保龙向记者反映:“我们了解的近百个精神病人家庭,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是在家休养,病情严重的就关在家里,不严重的就随他四处走动。而且多数病人连药都没有吃,更不用说住院治疗了,有病缺治的情况确实很普遍。”

三大因素影响及时就医

有哪些因素制约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昂贵的治疗费用让不少家庭难以承受。“因病致贫,因贫缺治”是很多精神病患家庭的现实。据国家卫计委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

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据李卫东介绍,泰安市城区内虽然有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2所,但是没有区县级的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承担精神病防治的督导和培训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精神疾病的随访服务,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畅通的转诊机制,社区精神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确诊,因此会出现病人建档率低,规范治疗率低,病情稳定率低。而对于多数精神病患者选择在家治疗的状况,就目前情况而言,泰安市还未有专门针对患者件数进行的看护技术培训和心理辅导,家属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和护理。

此外,社会歧视和病耻感也是导致精神病患者不能及时就医的一大障碍。据李卫东介绍,精神病人按危险评估分为0至5级,超过3级,一般需入院治疗。但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自愿原则,医院、医生无权要求患者强制入院治疗,公安机关也只能在出现伤害肇事后,才可强制其住院。“很多家庭面对精神疾病都是藏着掖着,能不让别人知道就不让别人知道,主要是怕惹来异样的目光,但这很有可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李卫东说。

50名贫困重性精神病人将获救助

□记者王佳声见习记者姜斌报道

本报泰安讯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9月底前,泰安城区范围内将筛选出50名贫困重性精神病人,参与到由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大爱之行“心灵家园”项目中,获得为期一年半的免费救助。

今年1月份,由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以贫困人群、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特殊人群、老年群体等10类人群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平台,以购买民办社工机构服务为主要方式,广泛开展示范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带动改善受助人群的生活境遇,提升受助人员的发展能力,推动建构人性化的专业社会支持与保护网络。

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联合泰安市心理卫生协会共同申报了“心灵家园”救助项目。项目申报成功后,获得10万元的资助,同时获得地方民政部门配套经费,共计约20万元。

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入户调查阶段,9月底前,将在泰安城区范围内筛选出进行帮扶的50个家庭。志愿者和专业医师进入社区贫困重性精神病人家中,通过填写专业调查问卷、表格的方式,对患者和家属子女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技术数据库,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合适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进行救助并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

筛选出50个被帮扶家庭后,该项目组还会再选出5—10个病人作为个案住院治疗;其他的病人则会进行家庭帮扶和指导用药,并且还会培训这些患者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项目进行的一年半时间里,将向这50名重性精神病人免费提供药品。

新闻推荐

新泰:食药安全责任体系不留死角

新泰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进社区宣传安全用药。(资料图)□记者姜言明通讯员王静茂舞加利报道本报新泰讯9月30日,新泰市新甫街道对各类达不到生产许可条件的食品...

新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