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于细微处见大关怀,新泰市 残疾人救助服务工程暖人心

泰安日报 2014-04-09 16:22 大字

 

本报4月8日讯(记者 吴继伟 通讯员 崔仲恺 陈明亮)“雪姑娘真漂亮,穿着白裙从天降……”伴随着清脆的朗读声,几个孩子稚嫩的脸庞洋溢着微笑,这是新泰市聋儿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在进行排练。这里是泰安市唯一的聋儿康复资源中心和训练基地,是中国残联贫困聋儿助听器、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机构。记者看到,适配了人工耳蜗的失聪儿童已经和普通孩子一样,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家住下松山村的李静怡今年6岁,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为了给她治疗耗尽了全部积蓄。2年前她来到这里,和其他孩子一样,免费接受康复训练、免费获得助听器具。参加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聋儿,每人的救助费用在6万元至20万元不等,这是新泰市针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的一部分。

在新泰市脑瘫康复训练中心,记者看到大约40多名儿童在不同的训练室内接受一对一的康复训练。3岁的小史博在这里已经接受了2年的康复治疗,史博的妈妈告诉记者,在来之前家里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效果甚微,丈夫平时在外打零工,自己则全身心地照顾孩子,生活十分艰辛。他们是在接到康复中心的电话后到这里,从康复训练到接受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适配矫正器具等全部由康复中心免费提供,这让小史博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据康复中心主任肖春海介绍,很多残障家庭都在所在的辖区留有备案,康复中心通过备案主动联系他们来到这里参与治疗和训练。脑瘫患儿需要终生接受康复治疗,因此中心非常重视师资配备,训练师全部是来自各大高校康复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近几年来,新泰市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连续四年将建立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残疾人社区辅助器具服务站”、“0—6岁贫困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项目”、为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救助服务工程”列入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

新泰市作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基层的国家级试点市,建成了第一个县级“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服务基层站”。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的展厅里,市残联康复科主任陈明亮向记者展示了九个产品展示区和两个生活体验区的百余种辅助器具产品。除此之外在全市20个社区建起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为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只有更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去,才能更贴近最实际的需求。只有主动上门去服务,群众才能真的满意。这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新泰市残联理事长韩延光说。

新闻推荐

新泰市国税局楼德分局 提高员工队伍凝聚力

本报4月9日讯(通讯员 尹贻臣)2014年初,新泰国税局楼德分局迎来了三位新来的老同志。这三位同志都是税务老兵、老党员,虽然他们的年龄偏大,在工作中不如新同志那样快速地掌握工作方法,...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