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数九寒天播种忙

莱芜日报 2012-01-18 21:58 大字

本报记者 万京华

1月15日,田野里一片肃杀的气象。但在市农科院里的几个大棚里,几名妇女正忙着播种。

在作物研究室的大棚里,妇女们坐在马扎上,一人手里端着一张纸,纸上是和芝麻粒大小差不多的西红柿种子,她们一个一个捏起然后按在穴盘里。“这个玻璃温室能盛100万棵苗子。由于春节人工紧张,我们提前播下种子,先不浇水,过了年后再浇水、催芽。”作物研究室主任韩廷起说。

另一个塑料大棚里,一边是穴盘里整整齐齐、郁郁葱葱的西红柿苗,一边是小拱棚里正在育着的西红柿苗。几名妇女正忙着将育好的西红柿苗一盘一盘地装箱。“新泰市宫里镇今天要1.5万棵苗子,一会儿我们要送货。”韩廷起说。“今年我们育了240万棵西红柿苗,还有部分茄子、黄瓜、辣椒苗。莱芜有大棚的农户基本都用我们的苗子,还卖到周边的县市,供不应求。如果规模上去了,我们1000万棵苗子也能订出去,但就是找不到建大棚的地。”韩廷起说,“我们天天都要往外送苗子,有时送到腊月廿九,过了年初五、初六就得送货。过年也得到大棚来拉苫子、浇水,不能离了人。”

在这个大棚北面的大棚里,生物工程中心正组织七八名妇女栽马铃薯试管苗。她们每人握着一把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苗子,仔细地一棵一棵地分开,然后按在松软的土里。很长时间,地里才能看到一层淡淡的绿色。“苗子不够了,再去拿苗子。”一名妇女喊着。一会儿,生物工程中心员工谢章水怀里揣着苗子来到了大棚。“我们一般一年栽春秋两季试管苗。这是我们做试验,加了一季,以加大产量。这一次准备栽14万棵苗子。从1月12日开始栽,还得栽三四天。”生物工程中心主任王教义说,“三个月后,就能长成山药豆大小的微型薯,一粒能卖四五毛钱。”

生物工程中心生产的微型薯已注册了“莱丰”、“农坛”牌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薯品牌,现已销售到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地。今年预计能产1000万粒。他们还在内蒙古承包了2000亩地作为马铃薯生产种繁育基地,每年能繁育1000万斤马铃薯一级原种,主要销到山东省及河南、辽宁、广东等地。

“去年的马铃薯种我们已经销售一空了,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利润虽然不高,但是社会效益好。用我们的马铃薯种,亩均增加30%的产量。”王教义自豪地说。

“种上苗子,就更不能离人了,这个年我们得在大棚里过。”谢章水说。 

新闻推荐

泰安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7%左右

泰安日报讯(记者 朱冰)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泰安市经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3年,泰安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7%左右。泰安市重点支持项目20个,项目全部竣工后年可实现社会节能60余万吨标准煤。山东厚...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数九寒天播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