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导致大棚西红柿口感下降 给土壤“治病”,宁阳请来“洋大夫”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通讯员陶东宁赵峰

农村大众报 2020-07-28 14:56 大字

近两年,石义迎家大棚里的西红柿不仅产量提高了,就连口感也比别人的酸甜紧实。

宁阳县华丰镇张家寨村有4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全村大大小小的蔬菜大棚有近500座。然而前几年,地里化肥没少上,西红柿的产量却一直停滞不前,而且口感大不如以前。就连村里种西红柿的“老把式”石义迎也是干着急。

虽然没办法,但老石看得出来:“这是土壤板结引起的,多年重茬加上化肥施用偏多,土壤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土壤“生病”了,这石义迎可不会瞧。不过,宁阳县给大棚户们请来了“治土大夫”。

2018年,第一批来自白俄罗斯的“洋大夫”钻进了宁阳的蔬果大棚。该团队在植物微生物生态制剂的农业应用领域颇有建树,在土壤修复、植物防护等方面经验丰富。

位于宁阳县乡饮乡的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微生物防护和土壤修复等领域耕耘多年,它负责和这批白俄罗斯专家团队进行技术对接合作。“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让本来健康的土地出现‘亚健康’,这时化肥用得越多,土壤板结等问题越严重。”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著然说。

近年来,为保护土壤环境,国家一直在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作为粮食和蔬菜种植大县,宁阳县也在着重推广土地质量提升计划,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努力提高土壤生态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宁阳县通过生物制剂改良土地5000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减少8579吨、25吨。

“改善土壤环境有很多方式,有休耕、深翻和置换等物理方式,也有我们正在研究应用的微生物修复方式。”胡著然说。原先,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国内很多用于土壤修复的微生态制剂效果不明显,质量不稳定,成本还高,“相关产品的活菌数量两三个月后就会衰减”。

“要想利用微生态制剂达到预期的土壤修复效果,必须得引进优良菌种、改善筛菌方法、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活菌数量和活性,而在这些方面,白俄罗斯专家团队有优势。”胡著然说。

石义迎的西红柿大棚成了“洋大夫”的“治土”试验田。2018年,在老石大棚里土壤取样并化验后,“洋大夫”开出了治土药方——对取样土壤使用微生物土壤修复剂进行修复,栽植中使用特制的微生态制剂进行防虫及肥土。在这次西红柿种植试验中,西红柿单产提高20%。

2018年后,白俄罗斯专家团队和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能够修复和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的微生态制剂新产品。乡饮乡马庙村碧蓝生物农业基地的试验数据显示,使用该微生态制剂参与种植,西红柿维生素C、糖分、番茄红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45.1%、11.3%、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0.55%;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下降了30%和40%,产量提高了22.3%,且种植成本每亩降低了1200元以上。

“在微生态制剂的实际应用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均下降了30%左右,产量平均提升超过10%。”胡著然说。和外国专家团队合作开发的微生态制剂不仅质量稳定、成本下降,而且芽孢杆菌数量提升15%,活菌数衰减期达到半年。

“外国专家们非常敬业,在40摄氏度的大棚里一呆就是两个小时,他们的团队在宁阳每年都能呆上半年。”胡著然说。因为有了“洋大夫”的帮忙,当地的蔬菜瓜果又有了小时候的味道。

石义迎家的西红柿自从用了“洋大夫”的“秘方”,好吃又好卖。正因如此,“看病治根,种地养土”的观念慢慢地在老石心里扎了根。

新闻推荐

宁阳县文庙街道金阳管理区 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

本报7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亢通讯员张琪)为切实加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7月24日,宁阳县文庙街道金阳管...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