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疏镇全面进行“三资”清理 唤醒沉睡资源 激活乡村经济

泰安日报 2020-06-11 07:51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辛启 通讯员 刘文秀

“破败的村庄环境,泥泞的道路,高达100余万元的负债……”三年前的东疏镇疏外村,曾是各项工作排名垫底的后进村。2018年,在镇党委的动员支持下,在外经商的经济能人孟令强回村任职,事业小有成就的他怀揣着建设家乡的一腔热忱开始了乡村治理之路。面对一穷二白的集体经济,孟令强决心从收回“四荒地”入手,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工作伊始,缺乏法律常识的村民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不理解,对清理工作不支持,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给村“两委”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2019年5月,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三资”,东疏镇成立“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三资”清理实施方案》,由班子成员带队逐村召开动员会,通过海报横幅、喇叭广播、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三资”清理工作在49个行政村全面展开。而后的一年时间里,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成立村级“三资”清理工作小组,镇工作专班定期听取管理区、村“三资”清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不定期到村检查工作进度,督导进展的同时帮助解决清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村集体经济固本增收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

“三资”清理就像一次把脉问诊,治好了村里积攒多年的“疑难杂症”,让沉寂的乡村再一次焕发生机。疏外村作为全镇“三资”清理试点村,在将四荒地、废弃宅基地等收归集体的同时,对土地资源进行盘活利用,栽植国槐、白蜡、大叶女贞等绿化树一万余棵,每年为村集体增收十万余元,加上纠正的不合理合同、未履行合同,疏外村每年都能有二十多万元的固定收入。随后,村里整修2万平方米水泥路面,陆续建起了高标准卫生室、文化广场、连心桥,村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村民带来了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年前压煤搬迁的小屯新村,同样抓住了“三资”清理的有利时机,除了收回耕地,小屯村还对旧村进行了复垦,这样一来,185户宅基地旧址摇身一变,使得村集体耕地增加140余亩,对外发包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除此之外,村集体还充分利用小区内外空地培育冬青、石楠等绿化苗木幼苗,在美化小区环境的同时每年也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五万余元。

自“三资”清理工作开展以来,东疏镇抓住资金、资产、资源、人才等要素,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对全镇49个行政村“三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镇29个行政村共清理出土地1455亩,完善和新签订合同312份,收回应收账款53万余元,当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70余万元。清理工作开展的同时,东疏镇还因村制宜发展“边角经济”,利用清理出的集体土地探索“实体带动、资产运作、土地流转、服务增收”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新闻推荐

政务服务“泰好办”

扫描二维码关注“泰安泰好办”微信公众号审批至简服务至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办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零...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