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戏曲传承+品牌培育 定制“小灶”让文化服务精准送达
□本报记者姜言明刘涛
本报通讯员李晓君
宁阳县针对不同文化需求为群众量身定制文化“小灶”,精选一批文化食材,调制好服务配方,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菜品端上餐桌,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触手可及”掌上阅读
暑期,学生们成了宁阳县图书馆里的常客,小读者们除了阅读纸质书,还能使用云屏数字借阅机看书、听书,为暑期生活“充电”。
一个微信扫码,十万图书在手。“市民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宁阳读书人’进入平台,然后根据需要或访问图书馆资源,或在线阅读‘中文在线’提供的10万种数字图书。”宁阳县图书馆馆长赵家庆告诉记者,公众号上设有微服务大厅,和图书馆官网一样,持证读者可实现在线借书、查阅馆藏、读者证挂失等功能。
记者了解到,为适应阅读数字化的趋势,2016年起,宁阳县图书馆开通“书香宁阳”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平台,加入网页在线阅读、手机客户端下载阅读等功能,提供10万册数字图书、3万集有声图书和3000种实时更新的电子期刊。将图书馆资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为每位读者提供网上的“终身书房”,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图书馆,真正实现“触手可及”掌上阅读。
“数字化加速了图书馆的转型,实现阅读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传播方式的无缝对接。创新全民阅读方式,打造书香宁阳,这是宁阳读书人独有的高大上。”宁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石玉奎说。
小戏迷过把戏瘾
“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山沟里大西瓜……”在宁阳县戏曲文化展览馆练功房里,14岁的赵悦彤正在排练新学的唱段。
“这是暑期针对学生、老师等戏曲爱好者办的免费戏曲培训。”宁阳县木偶曲艺剧团团长杨红说,前期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奉上名家名段、器乐联奏、木偶表演等,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方面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还要有配套的培训服务跟上。小学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学习的热情高涨,认真跟着专业老师练习“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除了学生群体,戏曲文化展览馆里还聚集了社会上众多戏曲爱好者,进行传统戏曲的学习培训和交流,这些都要得益于宁阳县启动的“百名作家、百名儒风泰山山水画家、百名戏曲人才”三年培育计划,入选学员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所邀请的授课老师均为全国各门类的知名专家教授。“戏曲展览馆建好了,戏曲等文化人才队伍壮大起来,各种活动办起来,宁阳的戏曲等传统文化传承肯定越来越好。”杨红说。
擦亮文化服务品牌
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领域,宁阳县精心培育“四级文化惠民大舞台”,每年演出达到300多场次,受惠群众突破50多万人次,被确定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
“一个个群众性文化活动正在被打造成文化服务品牌,并发挥着传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石玉奎说,在文学创作领域县里精心培育“名著周末”品牌,已如期举办48期,先后邀请48名知名专家、作家前来授课,“名著周末”已被确定为全省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和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戏曲公开课”和“戏里戏外”,在戏迷中有“越来越火”的趋势,每逢周六晚上,戏曲文化展览馆总是座无虚席。县里多次邀请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宋其美、吴兰香等著名艺术家演唱,专业老师为戏曲爱好者现场指导授课。
新闻推荐
“亲率健儿奔徂徕,独创泰宁建奇功。泺源公馆血染处,英雄气节贯长虹。”人们用这样的诗句传颂着朱蓂阶的革命人生,激励齐...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