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蓂阶:英雄气节贯长虹

大众日报 2019-09-01 09:46 大字

□本报记者齐静

“亲率健儿奔徂徕,独创泰宁建奇功。泺源公馆血染处,英雄气节贯长虹。”人们用这样的诗句传颂着朱蓂阶的革命人生,激励齐鲁儿女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不断奋进。

朱蓂阶,名相尧,1900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九区东庄村。他自幼聪慧好学,先后在宁阳第一小学、济南正谊中学等学校读书。1920年,朱蓂阶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28年到1930年间,朱蓂阶先后在烟台省立第八中学、益都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在益都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务主任期间,他常用冯玉祥主张抗日救亡、刻苦学习的事例教育学生。朱蓂阶的进步表现,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不满,一度被关进济南监狱,后经学校和家人的多方营救获释。1934年,他离职去北平,在北平《民声报》做些临时性的协助工作。1935年春,到济南黄河水利局工作,因不愿与当局同流合污,辞职回到家乡。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并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朱蓂阶等人也于宁阳东庄组建了一支24人的队伍,成为徂徕山起义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一部分。2月,朱蓂阶被派回东庄,继续发展抗日武装,又组建一支80余人的队伍,第二次开往徂徕山。东庄两次组建的队伍,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七中队,朱蓂阶任中队长。5月,中共党组织又安排朱蓂阶回家乡东庄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朱蓂阶提议,经中共宁阳县委、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批准,于1938年6月底,泰宁边区地方自治委员会正式成立,朱蓂阶被选为主任委员。

自治会成立后,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全面发动泰宁边区各阶层人民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泰宁边区地方自治委员会影响不断扩大,所辖地区由20余个村庄发展到100余个村庄。1939年9月16日,朱蓂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秋,日军侦知自治会底细后,调兵进行合围,朱蓂阶率领泰宁大队转战泰宁边区,坚持抗日游击战。此时,泰宁地区日军据点密布,封锁线纵横,日伪军力量较大,抗日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朱蓂阶带领泰宁大队连续发动了秋冬季作战攻势,取得了一连串胜利。1942年6月,朱蓂阶到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教育组工作,9月调任山东公学校长。

1942年10月,日寇对沂蒙山区实行拉网“扫荡”,不但反复合击中共机关和部队,而且大量安设据点、碉堡,修筑封锁线,抗日斗争形势恶化。朱蓂阶根据党组织的决定,疏散人员、积极备战。他率领部分干部、学员到沂南县马牧池以北的山区,分散活动。10月27日,日军的先头部队突然包围了上岩峪,朱蓂阶发现情况后,立即组织突围。在掩护学员、干部和群众突围时,他受伤被捕。日军认定他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随即连夜拷打审讯,但一无所获。翌日黎明,日军把他押送到济南特务机关“泺源公馆”继续施以种种酷刑。11月8日,在第三次刑讯时朱蓂阶惨遭杀害,时年42岁。(资料来源:省退役军人厅)

新闻推荐

宁阳中小学新生报名“零跑腿” 学校通过微信和短信形式发入学通知,无需任何纸质材料

本报泰安8月28日讯(记者侯海燕)28日,记者从宁阳县教育部门获悉,依托大数据,该县全面推行中小学入学报名“零材料、零...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