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共建共享 看全域文明在宁阳的“乡村实践”

泰安日报 2018-10-16 14:31 大字

□特约记者 桑蕊

白墙灰裙的农家院整齐划一、乌黑发亮的柏油路伸向远方、错落有致的绿树繁花迎风摇曳,来到宁阳县东疏镇前张村,干净整洁的村子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更像“世外桃源”。在推进乡村文明行动五年探索中,宁阳县紧扣生态宁阳城市定位,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统筹起来,解决了“一村美容易村村美难,外在美容易内涵美难,一时美容易时时美难”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内外兼修、共建共享”的全域文明之路。

顶层设计 从“一村美”到“村村美”

像前张村这样干净漂亮的小村庄,在宁阳县还有很多。各村的财力和管理都不同,如何实现乡村环境的集体“跃进”?这得益于宁阳县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全托管。

“原先保洁员都是村里安排,啥时候清扫看空闲,垃圾桶满了要打电话,运输车才来清运!”前张村书记吴月军感慨地说,以前他们村偶尔也会开展卫生大清扫,但费钱又费力,“垃圾围村”的现象经常存在。

为根治垃圾难题,宁阳县将11个乡镇的垃圾清运、日常保洁等托管给两家专业保洁公司,变过去的“户、村、镇、县”四个管理主体为一个主体,实现管理一杆到底,垃圾日产日清。在终端,宁阳县政府与安徽盛运采取PPP模式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00吨/天的处理量可消化掉整个城区和村镇垃圾,年发电量0.7亿度,废料还可制成环保砖,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方共赢。

生活垃圾有了去处,农村柴草则变废为宝。宁阳境内的国能生物发电平均每天能收购秸秆300吨,辐射周边80公里地区,发展了一批秸秆“经纪人”;残垣断壁拆下的废料,有些用来填平废弃坑塘建设小广场,有些则用来铺路造景。目前全县770余个废旧坑塘都被改造成了小型人工湿地、荷塘公园或健身广场。

从“一村美”到“村村美”,宁阳县聘请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专家高标准编制《宁阳县生态文明社会创建规划(2016-2030)》,因村制宜制定《关于推进全域文明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十村引领、百村示范、全域整治”的工作布局,力争到2020年有400个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环境是文明的底色,宁阳县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确定了“街巷硬化、生态绿化、河渠治理、坑塘水库修复、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化、生态湿地建设、路域环境整治、水电校提升、房厕暖改造、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十项重点工程。以境内国道、省道、县乡路及周边为重点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今年延伸到连村路、环村路、生产路;实施“一河一策”全面开展“清河行动”,全县24条河道284处涉河湖问题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实现环境整治“全域覆盖”。

五级联创 从“外在美”到“内涵美”

“家和万事兴,齐力共断金”“德惠人生,品立天下”……在东疏镇后张庄村,户户门口的家风家训牌格外抢眼。

新闻推荐

宁阳县葛石镇 多举措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本报9月5日讯(通讯员赵正波)宁阳县葛石镇坚持责任落实、值守巡查、应急措施、隐患治理、督查追责“五到位”,持续强化安全管...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