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之谜
遂公盨
九十八字铭文
编者按
笔者小时候就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传说,是当神话故事来听的。可看到渭南博物馆里有一个两千多年前记载着大禹治水经过的文物遂公盨(xǔ)仿制品,这才惊觉,传说也许就是被神化了的真事。
本报记者颜伟文/图
在渭南博物馆第一展厅中,介绍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夏王朝的开国君王——大禹。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成功驯服了滔天洪水,挽救了天下苍生。划定国土为九州,传位给辅佐自己治水的益,而不是心爱的独子启。
但是史学界一直在争论,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是真有其人还是神话传说?这个问题,从遂公盨现世的那一刻起,暂时有了结论。
意外相遇初露真容
2002年夏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在香港古董市场上偶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它的表面锈蚀严重,器内被锈土包裹,露出的几个文字生涩难懂,看来平淡无奇。这件青铜器乏人问津,被冷落了很久。机缘巧合,专家对它多看了几眼,这件青铜器的内里若隐若现的篆刻字迹貌似大有来头。专家没有犹豫,将它带回了北京。
青铜器鉴定专家、清华大学的李学勤教授被邀请到保利艺术博物馆进行鉴定。据他日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中回忆,当时他被请去鉴定其他更堂皇显赫的文物,这件遂公盨并不是重点,不料却成了最大的收获。看到遂公盨的那一刻,他眼前一亮,以他研究青铜器多年的经验,他断定这件青铜器是真品。盨本是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自西周中晚期开始流行。盨本身配有盖子,可惜这件遂公盨并不完整,它的盨盖缺失,实在是莫大的遗憾。遂公盨的口沿部分粘的泥土上还有席子包裹压成的编织纹。由此推断,盖子在埋入地下的时候已经和器身分离了。因为遂公盨不是在考古发掘中被发现的,它的真实性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一般非正规来源或者没有历史记录的古代器物都会存在争议。非法盗掘使得大批国宝丧失了珍贵的文化研究价值,令人心痛惋惜。
专家鉴定称,铭文内容明确说出了大禹治水及夏朝的存在。然而铭文没有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一般铭文开头的年份和末尾的套话必不可少,但遂公盨的铭文和常见的两周青铜器铭文体例迥异,前所未见,只有“遂公曰”三个字来推断人物和事件。从行文风格看,与现存的战国时期《尚书·禹贡》十分接近。还有学者认为,这一器物究竟应该称之为遂公盨还是应该叫做豳(bīn)公盨还是燹(xǐan)公盨,也未有定论。故而,遂公盨引起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因为它多次召开国际会议讨论研究,也许未来还会有重大发现能够对它盖棺定论。
经过清洗处理,遂公盨的口沿处露出了精美的凤鸟纹饰。凤鸟整体造型优美,头部前端有尖喙,顶上有绶带形状的冠,身体小而尾巴长。周人视凤鸟为建邦兴国的祥瑞,因此在青铜器和其他器皿上大量装饰凤鸟纹,寓意吉祥安康。这件遂公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呈圆角长方形。它的四壁比较平直,口沿下装饰一周凤鸟纹,共计十二只凤鸟,对称分布。腹部装饰三周瓦楞纹。左右两侧附有两只兽形耳,原本应有垂环,现已无存。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整体造型简洁典雅,古朴大气。这种形制,在盨的类型中是比较早的。综合这些特征可以确定这件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周夷王前后。
九十八字震撼世人
剥落尘封的层层锈土,遂公盨全因内里的九十八字铭文震惊了世人。这九十八个字,奠定了它国家一级文物的地位。目前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有关大禹的内容很少,只有春秋时期的秦公簋提到“禹迹”,春秋晚期的叔夷镈(bó)上记载了成汤伐夏。遂公盨上记载的大禹治水是第一次在文物上被发现,成为大禹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录提早了六七百年,它也是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对于我国古代史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内底铭文十行九十八字,前九行都是每行十字,末一行只有八字。盨上所铸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整齐匀称,内容字字珠玑,几无废言。铭文保存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在第四、五行下端,也许是范铸时有一点失误造成缺损,导致第五行末有一字难于辨识。即便如此,它也被誉为“金文之最”。整篇铭文近似于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这对探讨我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表明在两千九百多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大禹创立夏朝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深入人心。按照传说的时间,大禹作为夏王朝的开拓者,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应在四千年以上。而遂公盨距今约两千九百年,其间还有一千多年的差距。遂国人是如何看待大禹的呢?是像我们一样将他当做神化了的人,还是像一般帝王一样实实在在的人?还有待研究。
神秘古国重见天日
随着遂公盨重见天日,一个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遂公,连同遂国这个在历史上鲜少记载的古老王国一起复活。
上古时期,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西北部与肥城市临界处有一古国,这就是遂国。古遂国国君是舜的后裔,历经夏、商、周改朝换代,一直延续下来。鲁庄公十三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与宋、陈、蔡、郑等国国君在齐国,也就是如今的山东聊城以东会盟。当时齐国还邀请了遂国,遂国是鲁国的附属国,而宗主国鲁国表态不参加会盟,遂国跟着鲁国走,决定不掺和。齐桓公以此为借口向遂国发兵,遂国势单力孤,不幸因此灭亡。这件遂国遗物足以证明,大禹治水的传说早在西周中期即在遂国成为国君教育臣民的范本,可以看出遂国是个奉行以德治国的和平之邦。
铭文开篇第一部分写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记述了大禹削平山头、堵塞洪水、疏导河流。他平息水患,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优劣规定各地所应缴纳的贡赋。洪水消退后,那些因为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冈上的民众纷纷下山,重新在平原上安居乐业。大禹有功于万民,天下归心,成为民众的再生父母。内容不仅涉及大禹治水事迹,而且表达了他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很难想象,大禹在远古时代就曾推崇以道德维系的和谐社会,这超前的思想真是神来之笔。第二部分的铭文主要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要求民众既要注重自身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久,天下才能安定。铭文主旨就是以大禹治水为典范论述德,多个译文版本中出现例如“降民监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民唯克用兹德”等译文,全文九十八字就有六次提到德字。这是直到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关于德治的古文字出土文物。它表明远在两千九百多年前我国关于德的思想已相当丰富和系统,德治观念已经形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的思想源头,从此可以再上溯几百年。它所倡导的是天人之间,君臣之间,官民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唯德”“唯协”。此后,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
遂公盨的真伪自有专家费心考证,对于我们普通观者来说,它的珍贵之处在于从大禹身上传递出的中华文明不朽的精神力量,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以德律己,以德治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竟也与它不谋而合。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禹治水作为先民顽强不屈战胜天地意志的先例,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遂公盨也正是因此而弥足珍贵。
新闻推荐
他们是“特殊”的高考生他们用努力改写着人生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虽然一岁多就被查出患有脑瘫,季广昊并没有放弃自己,平时的努力让他迈过了高考的门槛。现在的他,正以一篇未完待续的小说演绎...
宁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