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梁高速施工现场 多处古遗址重见天日 考古人员期待在宁阳柳沟发现古窑踪影

泰安日报 2018-07-10 10:31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振男 张建/文 隋翔/图

宁梁高速公路起点位于宁阳县石屋村东,西至伏山北上跨S104,沿瓦日铁路西行,至裴寨村北设置互通立交与G105联接……一条开始施工的高速公路让沿途村民兴奋不已,而几处被围挡起来的路段又让大家感觉非常神秘。久而久之,“有人在挖宝贝”的说法不胫而走。其实,围挡起来的路段是为了配合宁梁高速公路推进而进行的一场跨地域的考古发掘现场。在前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面勘探的基础上,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兵分多路,在东平县、宁阳县境内相继发现了裴寨汉唐文化遗址、柳沟新村西南遗址等多处古遗址。

汉唐文化遗址让僻静小村庄出了名

7月6日上午10点左右,在距离东平县城十几公里的彭集街道办事处裴寨村北,记者在一片庄稼地旁看到了一处发掘现场:3个相对独立的浅坑暴露在日光中,头戴帽子的考古人员和村民正小心翼翼地向地下、四周探寻着。坑道周边,有一圈圈用铲子划出的痕迹。坑道的一侧,立着一块牌子:裴寨遗址考古区。一辆商务车上放着几个编织袋,里面装着一些陶瓷碎片。遗址南面大约二三百米的地方,就是裴寨村。遗址北侧百十米处,是瓦日铁路。

在一个遮阳棚下,一位中年男子正饶有兴趣地看着发掘现场。记者打听得知,他叫李钦华,是裴寨村的村主任。“自从考古专家来了,这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李钦华说,“村子原名荣家楼。明朝初期,裴姓迁入后,在村周围修筑寨墙,故改名裴寨。”李钦华手指南面的一排排树说,村北以前有条河道,是龙宫河的支流,后来大部分河道被填埋了。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一位考古人员在休息时间向记者介绍了裴寨遗址。“古代人类依水而生,这里靠近水源、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从周围的地理环境来看,此处能发现古遗址合乎常规。”这位考古人员指着高速两边的庄稼说,经过前期的勘测,古遗址的面积较大。高速公路施工仅占压了其中一部分,考古人员只是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他的遗址还都被大片的庄稼掩盖着。“这也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方式之一。”考古人员说,“目前,正在发掘的有300平方米面积,由3个10米长乘10米宽的探方组成,此次发掘已经开展了一周时间。我们在两个探方中,各发现了一条灰沟,出土了少量陶瓷器的碎片。随着发掘的推进,我们会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的不同将地层划分开来,每一层都可能诉说着一段过去的故事。因为发掘工作刚刚开始,更多的发现有待后续发掘工作的开展。”这位考古人员介绍,根据前期勘探及遗物采集情况,他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处汉唐时期的古遗址。

谈起裴寨遗址的发掘,东平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两汉至三国魏时东平为国,隋唐之际,须昌城一度成为东平总管府、天平军节度使、郓州、须昌县四级治所,是当时齐鲁西境最大的都市,所以东平境内的古遗址较多。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发掘,能够初步揭示裴寨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对进一步了解东平地区的历史文化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后伏山村西北发掘出战国西汉时期聚落遗址

从东平县出来,记者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宁阳县伏山镇。从伏山镇镇政府所在地向东行驶了大约4公里,记者来到了宁梁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附近。

“看到那面白墙了吗?考古人员就在那里考古,现在天太热,他们还没来呢。”家住伏山镇辛庄的朱大哥说。得知记者是来采访考古一事,朱大哥立即打开了话匣子。“前段时间就开始了,在后伏山那边。我有认识的村民就在考古工地干活,都很小心,拿着铲子一层层往下刮。”

沿着临时铺垫的一段石子路,记者来到伏山镇于庄村东南的遗址,遗址的四周被严严实实围挡起来,带着锁的大门微微敞开。记者注意到,此处的发掘面积同样是300平方米,由10米长乘10米宽的3个探方组成,探方内出土了少量陶器、瓷器残片。“因为此处距离于庄最近,所以命名为于庄东南遗址。”现场考古人员指着探方说,这里已经挖掘出两层土,第一层是耕土层,刚刚露出颜色较黑的那一层是文化层,根据前期的勘测,此处文化层大约有2米深。“根据早期文物调查情况看,此处古遗址为汉唐时期的,在发掘前的勘探中又发现少量周代陶片,古遗址的具体年代还需要根据下一步发掘情况来判定。”现场考古人员介绍道。

谈及村民向记者提到的之前的考古发掘,这位考古人员表示,前期确实对后伏山村西北的后伏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灰坑、陶器残片等。“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陶片,另有少量兽骨等。陶片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红褐陶为主,少量泥质红陶。”考古人员介绍,此次发掘,基本确定后伏山遗址主体为战国西汉时期的聚落遗址,文化堆积丰富,另有少量岳石文化和西周中晚期文化遗存,后两者的发现丰富了该遗址的内涵。岳石文化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比较明确,以泰沂山为中心,北起鲁北冀中,向南越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部、河南省的兰考、杞县、淮阳一线,东至黄海之滨。“此次考古工作为研究宁阳地区夏代至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考古人员说。

柳沟新村西南遗址发现古人烧制瓷器工具

在距离伏山镇20余公里的葛石镇柳沟村附近,一处古遗址也正在紧张发掘中。这处古遗址的发掘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由4个探方组成。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在其中一个探方内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对一块瓷片进行清理。起初,考古人员推测可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瓷器,但随着对周边土层的一点点分拨,最终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只是一个带有碗底的较大瓷碗碎片。在探方的边缘,还放着一些形状和颜色不一的瓷器碎片。考古人员拿起其中一块碎片说:“这些带有颜色的,是当时烧制的瓷器,从目前的颜色初步判断,当时想烧制成青釉色,但因烧制过程中火候没有掌握好,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了窑变,导致有些瓷器的颜色不均匀。”

除了带有颜色的瓷器碎片,现场还出土了一些三叉形、圆柱形的器具。考古人员拿起一件三叉形器具说:“这就是窑具,三叉形的是支钉,圆柱形的是窑柱。当时进行瓷器烧制时,窑柱在底端,其上为垫圈,垫圈之上放置器物,器物内部放置支钉,支钉之上再放置器物,层层叠烧,烧制完成后,瓷器上就留下了‘支烧痕\’的印记,根据出土器物的种类也可以判断,当时烧制的都是一些民用的瓷器。”考古人员说,目前发掘的古遗址周围很可能有窑址的存在,随着此次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他们也希望能发现当时烧制瓷器的窑址,出土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据了解,1985年,同样在宁阳县境内的磁窑镇西太平村附近,发掘了西太平瓷窑址,发现半地穴式烧柴窑炉3座,其中晚唐五代2座,北宋1座,另有作坊遗址及宋代墓葬各1处。北宋窑炉结构完整,为我国北方古瓷窑址所罕见。“自古以来,柳沟就有烧窑的传说,而且距离磁窑也不远,此处有窑址的可能性较大。”考古人员说,在山东地区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隋唐时期的古窑址发现较少,这次的发掘对于研究隋唐时期古窑址的分布以及瓷器的烧制工艺,将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介绍,此次柳沟新村西南遗址的发掘,是西太平瓷窑址发掘后,泰安地区进行的第二次科学发掘的窑址,对于研究隋唐时期泰安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首次走出济南开展考古发掘

2015年底,宁梁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对工程沿线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发现了沿线的多处古遗址。

此后,相关部门委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首次走出济南市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各项发掘方案。

随着宁阳后伏山遗址、东平裴寨遗址等古遗址发掘工作的推进,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还将陆续进驻更多的考古人员。

据了解,此次发掘工作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记者也将持续关注古遗址发掘情况。

新闻推荐

磁窑镇 食品安全检查进校园

本报6月5日讯(通讯员王景)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近日,宁阳县磁窑镇全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