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握重点 真抓实干 推动县域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泰安日报 2016-10-14 00:00 大字

 

□刘远在

近年来,宁阳县水务局牢固树立“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的信念,突出工作重点,拓宽投入渠道,创新体制机制,狠抓项目建设,全县水利事业呈现投入加大、建设加快、改革加速、管理加强的良好态势,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宁阳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好节水改造工程 切实惠及三农

抢抓国家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机遇,围绕提升抗旱减灾能力,先后实施了九期堽城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修建桥、涵、闸等建筑物834座,形成了由4.6公里长的总干渠、44.2公里长的东、西两条分干渠和156.3公里长的31条支渠组成的灌溉网络,新增节水能力350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1.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8.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40多万公斤。另外,结合河滨公园建设,引汶河水入城,实现活水绕城,干渠道路两旁实施绿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县城绿色生态环境。

抓好除险加固工程 确保兴利除弊

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集思广益规划项目,竭尽全力争取项目,集中精力实施项目,重点抓了两个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一是完成了直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确保下游的京沪铁路、磁莱铁路、蒙馆公路和3个乡镇的41个厂矿企业、5万亩农田、4.5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完成了贤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目前,贤村水库总库容130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73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2万亩,年增加养殖效益10万元,防洪作用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特别是为确保下游入驻宁阳经济开发区的上百家大型企业、10万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又完成了月牙河水库增容工程、1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水资源利用和防洪排灌奠定了好的基础。

抓好安全饮水工程 福惠全县人民

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坚持集中供水为主、单村工程为辅、散户工程为补充,有效解决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县农村已通自来水村庄542个,惠及64.1万人,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98%,入户率达95%以上;联村集中供水村庄92个、13.4万人,单村供水村庄214个、15万人;已建成的万人以上13处乡镇(街道)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达35.7万人。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改善水利条件

围绕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集中治理、统一标准、配套建设,有效提高了地方农业灌溉水平。累计投资1.03亿元,整治衬砌渠道611公里,埋设低压管道269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6.16万亩。以实施国家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为契机,总投资9400万元,建设高标准管道灌溉工程5.51万亩,微灌工程1.3万亩,项目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1万亩,年增节水615万方,粮食增产2.05万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抓好工业水厂建设 保障工业用水

为解决县城地下水超采问题,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满足县城及周边工业用水需求,规划建设了月牙河水库水厂。占地面积18.6亩,总投资5293万元,去年12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积极探索投融资机制,成功引入社会化资金,为全县推广PPP模式(公私合营)提供了有益借鉴。水厂建成后,日供水规模达4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能满足一般工业用水要求,经配水管网可供给国能生物、天和纸业、恒信焦化、华明热电、大地纸业等骨干企业,年实现经济效益2920万元,具有较强的投资回报和抗风险能力。作者系宁阳县水务局局长

新闻推荐

保化经营企业索证索票 和台账管理情况专项督查

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徐文莉)近日,泰安市对保化经营企业日常监管暨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进行专项整治督查。市食药局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异地互查,随机选择抽查地点和样品的双随机形式,对全市保健食品化妆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