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家庙村 公益性公墓安葬坚持半个世纪

泰安日报 2016-10-22 00:00 大字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 毕凤玲)近日,记者在宁阳县伏山镇马家庙村村东发现一处占地近20亩的公墓群,放眼望去,新旧不一的坟头林立在翠柏之间,给人肃穆敬畏之感。“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大伙儿都习惯把去世的亲人葬在这里,已有600多人,村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一个坟头。”马家庙村主任史以涛说。

记者了解到,即使在大力倡树移风易俗的今天,能够做到集体公墓安葬的村居也是屈指可数,为什么马家庙村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迈出了这一步,并且一直坚持至今?史以涛告诉记者,这跟马家庙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传统习惯密不可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发展富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马家庙村在考察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立足当地农田肥沃、水浇条件较好的优势,决定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讨论,得到了一致支持。于是,马家庙村请来了技术人员,围绕大棚的选址面积、支架搭设及朝阳方向等对村民进行了集中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大棚建设。正当全体村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难题突然摆在了面前:“当时地里有不少坟头,有的还立了碑、种了树,我们在大棚选址的时候,尽量避免有坟头的地块,但仍然有不少跟大棚建设产生了冲突,即使保留坟头,也不方便以后蔬菜大棚的管理。”

为此,马家庙村“两委”再次召开了村民大会,商讨解决方案。会议刚开始就出现了“两派相争”:一派支持保留坟头,认为迁坟挪坟晦气、不吉利,一派则主张坟头给发展蔬菜大棚让路,进行集中迁坟。经过连续两天的讨论,最终形成了迁坟协议:村里将村东一处大约20亩的荒滩和废弃果园作为集中迁坟地,并按照村中傅、史、王、李等姓氏的人口数合理划片分区;同时还对坟头规格、立碑栽树标准、殡葬操作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大约一个星期之后,耕地中与规划建棚发生冲突的近百个坟头全部迁进了公墓地,为蔬菜大棚产业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当年全村就新建各类大棚30多个,带动发展蔬菜种植面积50余亩。

后来,马家庙村大棚蔬菜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目前全村蔬菜大棚达到1700个,蔬菜面积1300亩,占耕地面积的81%,成为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村“两委”在不断加强公墓地管理的同时,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每年根据形势发展都要修订理事会章程,简化规范治丧办事流程,并写入村规民约,逐渐形成了“千元大包干”工作制度,村民办理丧事户均节省近8000元。“现在公墓地空间越来越小,为此村里在积极倡导大伙儿不留坟头、不立墓碑、不建硬质墓穴的同时,准备规划建设二层骨灰堂,既节约空间,又方便后人祭拜。”史以涛说。

新闻推荐

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 红白理事会 “抠”出新风尚

□记者朱新宇今年上半年,77岁高龄的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老党员卢方常突然病倒。卧病期间,他对自己孩子交代了最后一件事:“我去世后,要在‘德孝堂\’里办丧事,按照村里的规定,不能大操大办”。老人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