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苏楼村:农户办丧事村集体管饭

泰安日报 2016-09-26 00:00 大字

 

本报9月25日讯(记者 毕凤玲)近日,家住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村的村民苏国立在悲痛之中办完了父亲的丧事。回想起丧事的办理,苏国立说:“多亏了村里提倡的厚养薄葬,老人生前很知足,走得很安详,丧事的程序简化了不少,大家都跟着忙活,家什免费用,村里还管忙人的饭,不光省了事,还省了8000元钱的开支。”

作为伏山镇人口面积最大的一个村,苏楼村近年来围绕美丽乡村创建,在着力改善村居环境的同时,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率先在全镇成立了由11名阅历资深、办事公道的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具体负责管理全村的红白事宜;同时,村两委积极协助配合,实行以“包带头、包农户、包小组”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包保制度,带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树立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新观念。

“搞好移风易俗,简化程序、杜绝浪费是关键,理事会和村集体搞好服务是基础,树立形成文明新风尚是目的。”据苏楼村支部书记苏建民介绍,在简化程序方面,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形成了具有苏楼村特色的办事程序:取消鼓乐师,由喇叭代替;取消白布大孝和扎纸,一律佩戴腰带、帽子、袖章;取消请资、谢资环节,不再发烟酒;亲戚朋友打电话通知,不再雇人报丧送信等;在丧事服务方面,从逝者倒头到入土的3天时间内,村理事会11名成员全部靠上服务,共计33个工,按每个工30元的标准,工钱共990元;村集体投资近5000元,购置了锅炉、孝衣、骨灰楼及茶壶茶碗、桌椅板凳等丧事用品,供丧主免费使用;丧主不再负责忙人就餐,发丧当天由村集体免费提供每人5元标准的大锅菜,其余两天各自回家吃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农村,推进移风易俗就是一场与广大群众长期形成的老习惯、旧传统之间的斗争,不会一蹴而就。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全村共有9户办丧事,其中有8户办的是‘新\’丧,跟办‘旧\’丧的那户比起来,平均每户节省8000多元钱,形成了鲜明对比,大伙儿都很服气。”苏建民向记者介绍,为切实形成推进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苏楼村准备探索实施处罚措施,按照“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倡议,逝者家属是党员的不按规定执行的,对其进行适当罚款,红白理事会不为其服务;逝者家属是普通群众的不按规定执行的,红白理事会不为其服务,并取消年底评先树优资格。同时,在村文体广场、主要街道绘制“移风易俗”主题的“宣传文化墙”,年底表彰时新增“移风易俗模范户”奖项,进一步浓厚“摒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风尚”的氛围,让广大群众逐渐养成环保、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华丰镇容貌整治亮出生态名片

本报9月29日讯(通讯员韩宁)近日,笔者来到宁阳县华丰镇胡家庄村发现,很多老人带着孩子在广场上散步、玩耍,一片热闹景象。58岁的李大娘告诉笔者,自己每天都会领着孙女来村里的休闲广场溜一圈。“以前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