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逐梦成真 ——记宁阳县教育局驻磁窑镇兴隆村“第一书记”崔洪刚
枝头花红似火,树下游人如织。苗木销售、观光旅游、农家乐让宁阳县磁窑镇兴隆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孩子们不用出村也能享受到城里的教育条件,小日子过得像海棠花一样美。村党支部书记孔祥军说:“我们村能有这样的发展,多亏了‘第一书记\’崔洪刚!”
真情付出成为贴心人
今年“五一”前,村民孔祥雷多次邀请崔洪刚带家人到自家地里观赏海棠花,兑现他们去年的约定。
去年春天,崔洪刚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发展集体经济。经多方联系,一家苗木专业公司有意投资,流转土地发展北美海棠。可是有好几户村民不同意调地,其中最难做工作的就是性格执拗的孔祥雷。
“走进农家门,就做农家人。”这是崔洪刚的工作信条,也是他能够赢得村民信赖的根本。他决定走“迂回”路线,先到孔祥雷家摸底,看看有啥困难。果然,孔祥雷提出家里四间平房漏雨,希望村里能帮忙。崔洪刚马上答应了他的要求,第二天就和干建筑的工人一起带着防水材料、喷灯等工具来到他家,爬上房顶一干就是半天。孔祥雷老两口受到感动,执意留他们吃饭。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沟通交流,崔洪刚留了下来。吃饭时,老孔道出了他的“担心”:一怕流转款领不到手,二怕时间长了不牢靠。崔洪刚耐心地给他讲流转土地的好处:土地租出去有租金,到基地打工有工资,参加了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通过专业公司带动,自己能学到技术,说不定以后自己也能当老板……老孔这才表态“交地”,并高兴地说:“海棠花开的时候,我一定邀请你来我家赏花做客。”
发展项目成就致富梦
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崔洪刚一直把发展致富项目当作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考查、科学论证,确立发展项目。深入农户,他了解到兴隆村有种植海棠的历史基础;考察市场,他发现市场对海棠有旺盛需求;咨询专家,他知道兴隆村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宜海棠的生长;论证条件,他看到从村里穿过的104国道为花卉苗木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几经辗转,他联系到一家有投资意向的专业苗木公司。为打消群众疑虑,他挨家挨户宣传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好处、老百姓的利益保障和收益前景,并自己出资带领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去年,海棠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首期种植海棠花卉170亩;他又积极对上争取资金30万元,完成了小塘坝工程建设,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扩至800亩。
在他的带领下,兴隆村的集体经济迅速壮大,群众收入显著提高。仅是苗木花卉、小塘坝工程两个项目,就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土地流转金、入股分红、合作社工资等可增加村民收入35万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
发挥优势托起教育梦
作为宁阳县教育局选派的“第一书记”,崔洪刚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村小学与县实验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县实验小学定期派教师到村小学“传经送宝”、开展教学研究,村小学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实验小学挂职学习,把实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成功移植过来。他还为村幼儿园争取了价值8万元的玩具和教具;为村小学协调100套课桌椅,筹资4.5万元,整平村小学操场,充实图书和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让村里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他同样关注村里的文化建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资20余万元,硬化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械,购置音响设备,扩建文化大院,村民有了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健美操天天跳,文艺节目经常上演,兴隆村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人生因有梦而精彩,事业因圆梦而辉煌。谈起打算,他说:“当‘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收获很多,我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村里党员干部的信任。只要我们按照计划好好干,兴隆村还会大变样!”
□记者
齐麟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
赵莎莎
通讯员
柳岩
薛霆)“还是你们厉害!这么一推舒服多了。”近日,在驻宁阳某部队,司机龙德君经过医生的推拿按摩,一直疼痛的脊椎得到了缓...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