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高额租金 建成“邻里中心” 泰城最老小区精细治理描绘出美丽“岱东画卷”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赵大琪 张炎佳
有个头疼脑热,全科医生即时把脉问诊;孩子下课后,有专业人员免费辅导看管;休闲娱乐、便民服务、艺术交流,这里都能一站搞定。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原来每年能为社区带来15万元租金。今年4月,泰山区岱庙街道岱东社区花费近50万元将其改造成了如今的“街坊邻里中心”。
“一切为群众着想,群众有需求、有意见,我们就有行动。经济账服从民心账、眼前账服从长远账。”岱庙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云峰说。
岱东社区地处岱庙东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泰城最老的小区。社区治理难度大,设施陈旧且脏乱差;7650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员,人员复杂;街巷狭窄拥堵塞,建设时“随弯就弯,随街就街”,出入口多达35个。
针对这些难点、堵点,岱东社区推进网格化精细治理,党支部进小区建到位、力量进楼栋沉到位、服务进家门送到位。
为此,岱东社区把社区党总支升格为社区党委,按照“人口相适、居住相邻、职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将社区划分为3个网格,把网格细化为6个小区,同步组建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形成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金字塔”形的党组织体系,把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3名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党总支书记,社区工作人员和威信高的社区党员分别担任6个小区党支部的书记,党员楼长、物业经理等27人分别担任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委员,确保有人干事。6个小区全部建立实体化党群服务驿站,实现了活动有阵地、服务有场所。”岱东社区党委书记杜桂婷介绍。
岱东社区只有7名工作人员,每人需要对接1000多名居民,社区人手力量不足,事务千头万绪。为此,社区搭建了“红领益家”平台,探索形成“1+2+N”机制,凝聚起街道包保力量,其中包括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执法队伍、39家驻地单位、5家“双报到”单位和7家社会组织等,共商共治社区事务。
“搭建‘红领益家’平台后,通过社区‘接单’、精准‘派单’、定期‘验单’、群众‘评单’,最大限度整合各方力量,解决了一批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岱庙街道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田静说。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70多年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由年初65%上升到如今的89%。不仅有了“面子”,更有了“里子”,居民以社区为家、以社区为荣的意识日益增强。如今,泰安最老小区已转变成环境优美、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宜居家园,描绘出美丽山水名城建设的“岱东画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波记者曾臻)近段时间以来,江阳区司法局泰安司法所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对象人性化、社会化...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