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假就业率既要“斩草”也要“除根”

泰安日报 2020-07-28 08:40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话语天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仍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奔波在求职的路上。据部分高校师生反映,一些应届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所在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多次催促他们签订就业三方协议,有的毕业生不得已托关系、找门路,完成盖章签字任务。继今年6月中下旬,教育部部署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后,7月初又印发通知,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新华网)

就业率是高校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不管是国内一流大学,还是普通地方院校,都对就业率有着“执着”的追求。然而,一些高校和下属院系为了保障就业率,发动各种力量给学生“做工作”,逼迫学生从事不愿意从事的职业;更有甚者,伪造就业数据,纵容淘宝下单“就业”;有的学校还将签订三方协议作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门槛,这显然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就业统计对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具有关键意义,就业数据保真是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就业率造假不仅耽误毕业生的人生大事,也有可能使相关部门对就业形势做出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国家关于就业工作的宏观规划与安排。外界认为毕业生就业率较好或尚可,难免减少对就业支持的资源投入。相关高校固然赚得了一时的体面,但那些已经离开学校的学生,不得不踏上更为艰辛的求职路。

近年来,似乎毕业生就业“年年难”,今年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毕业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需要准确的反馈。就业率“注水”,直接影响相关毕业生群体获得精准帮扶的效果。日前,教育部首次在就业统计指标中加入“自由职业”,加入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并计入就业率,这一切改变和努力,都是为了精准摸清就业率底数,为社会帮扶年轻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而不是追求光鲜的数字。

说到底,在就业率上“报喜不报忧”,营造“一片大好”的假象,会让相关专业和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失衡,也会误导在校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因此,对于制造虚假就业率这种流行多年的“病”,必须得治,而且要治彻底。

新闻推荐

点亮小店经济 带旺“烟火气息”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青衫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通过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培育一批...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