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违法“刷单”还能暗行多远?

泰安日报 2018-11-20 09:27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文 安琪/图

据《新京报》报道,在“双十一”前后,包括“握手网”、“宝宝刷单网”等在内的多家刷单平台业务频繁。日前,《新京报》记者以找兼职为由联系了“握手网”,客服称“握手网”是六年的老平台了,非常安全。

随着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刷单”行业应运而生。但对大众而言,电商“刷单”是个神秘而陌生的存在。那么,从事“刷单”行业的都是哪些人?电商“刷单”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危害?又该怎样应对?

现状

60万“刷单”大军随时待命

每到“双十一”,当不少商家为吸引客流拼了命地玩促销时,一些不法商家却在“投机取巧”,靠“刷单”平台刷销量、刷好评,提升商品关注度。事实上,不仅仅是“双十一”,从淘宝成立以来,“刷单”的现象就层出不穷。尽管淘宝屡屡改变游戏规则,期望改变这一局面,但“十个淘宝九个刷,还有一个搞批发”的戏称,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如今,电商“刷单”已经衍生成为一种“兼职”,催生了刷单中介的“生意”。不少“刷手”是为了挣外快的大学生和家庭妇女,因为加入“刷单”组织接活太容易了,坐在家里动动手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元,同时有专门的“刷单”中介教你如何“刷单”。谁能料想,貌似风平浪静的电商世界里,竟还暗藏着一个“刷单江湖”。据报道,“握手网”号称有60万“刷手”,而“宝宝刷单网”则称每天有万名“刷手”在线。这不禁令人感叹,仅一两家“刷单”平台就有如此庞大的“刷单”队伍,“六年的违法老平台”活得越来越好。这一切的背后,恐怕不能简单归之为“猎物太狡猾”。

危害

损害公平竞争和电商生态

从表面上看,电商平台“刷单”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收入可观的“刷手”,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殊不知,“刷单”也刷出了电商虚假的销售业绩,刷出了有关部门对电商经营的监管漏洞。可见,“刷单”对于电商来说,是一种虚假的宣传手段;对于“刷手”来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则是一种恶意的欺骗。换言之,广大消费者才是“刷单”背后的真正受害者。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电商雇人“刷单”,等于聘用评论师进行虚假的评论,属于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而“刷单”成为一种地下产业不仅推高了网购成本,而且误导了消费者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特别是,采取欺骗手段“刷单”促销,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损害正规电商及商品的利益事小,扰乱正常的网购市场秩序事大。

整治“刷单江湖”贵在真刀实枪

“刷单”技术手段的隐蔽性,的确给职能部门的执法以及电商平台的监管带来了难度。比如,一些“刷单”平台隐藏在社交软件中,以提升隐蔽性;有的平台则上线“刷单”软件,商家注册后发布任务,“刷手”在线抢单;很多“任务”都要求“刷手”有货比三家、假聊、收藏宝贝等流程,伪装真实交易应对平台检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刷单”乱象无懈可击。在现实中,想找个“刷单”平台并非难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刷单”,便可找到类似的平台网站。明明“伪装”一戳就破,为何没有被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发现?“刷单”是电商生态的毒瘤,与其养痈遗患,不如刺破去脓。治理“刷单江湖”,贵在真刀实枪,从立法规制到严格执法,从内部监管到舆论监督,暴击“刷单”的组合拳都认真打好了,电商生态才会更纯净。

《羊城晚报》:“刷单军团”不仅仅是电商之痛。

《法制日报》:治理电商“刷单”还需监管“刷屏”。

搜狐评论:“刷单”平台刷成了“六年老店”,监管岂能缺位?

网友“飘落的鹅毛”:“刷是找死,不刷是等死。”面对阿里逐渐严苛的稽查系统和匮乏的店铺流量,仅仅希望能够赚些钱的淘宝卖家们显然左右为难。

新闻推荐

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推广“煤改电”助力清洁能源供暖

本报11月15日讯(通讯员魏文婷)10月15日至24日,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对各类用户开展走访调查,积极推进煤改电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环...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