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泰安催生创业创新“加速度”

大众日报 2018-10-27 05:13 大字

◆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泰安市新增市场主体22.71万户,超过改革前的总量,年均增长23.22%。

2017年9月“五十证合一”以来,泰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8万户,同比增长33.93%。

2018年以来,新登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1.20%;新登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8.13%……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映射出的是泰安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加速度”。

□本报记者姜斌

本报通讯员张军张雷

商事制度改革先行一步

“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充分显示出变革的力量,释放了巨大的红利,优化了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谈起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效,泰安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京洲深有感触。

去年从南京来泰安创业的黄永强,今年想和技术团队共同注册一家新材料科技企业。令他没想到的是,从提交相关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次注册非常快捷、方便,这边的效率让我非常惊奇,好的政策让我们把企业办好的信心越来越足。”企业少跑腿、满满获得感的背后,是市工商局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担当。

便民利企打破市场准入藩篱

为消除准入冗繁环节,真正为创业创新降成本、增便利、拓空间,泰安市把登记职权能放尽放,将私营有限公司登记权全部下放到县市区局,帮助2个县级局获得国家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泰安作为全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单位,900余家企业办理了名称自主申报,实现了名称的即查即得、即申即知。

自我加压,持续发力,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在去年“五十证合一”的基础上,泰安市今年又将9部门的12个事项纳入“多证合一”改革范围,实行了“六十二证合一”,整合涉企证照事项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并在全省首推“照后办证承诺制”,将21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照后办证承诺制”,企业只要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审批条件并提交法定材料,即可先行办理行政审批证件。牵头推进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103项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有效破解了“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精准服务增强发展新动能

企业需求在哪里,工商部门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弯下腰、蹲下身,以“店小二”的姿态和实际行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泰安市工商局着力打通服务的“堵点”,率先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对全市重点项目,建立预约登记、上门指导、容缺受理等个性化服务制度,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办照时间平均压缩到1.5个工作日。积极化解转型的“难点”,制订《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十项举措》,释放政策红利。联合泰山学院举办“深化产学融合、助推民企发展”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96个。运用动产抵押、股权和商标权质押,帮助企业融资800多亿元。泰安成为全国第一批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申请受理点,是山东省唯一定点城市。

大力实施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去年以来“个转企”530户;深化“放心消费在泰安”创建活动,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带动了消费升级;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3件,推动了泰安产品向泰安品牌的转变。

科学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环境

只有有效地管,才能更好地放,经济发展才会既有活力又有秩序。泰安市工商局强化信用监管,研发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加大年报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2017年度6500多家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定10大类35小项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取市场主体和执法人员,实施抽查任务5次,抽查市场主体1.9万户,避免了重复检查,提高了执法透明度。

建立政企联手维权机制,开展“净市场惠民生”“净网络促公平”等专项活动,强化对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力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APP运营商唯利是图、缺乏监管 作业APP,应回归教育本质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安静/文安琪/图手机应用软件,也称为APP。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PP的功能和分类更加多样。去年11...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