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散养生猪价格产值均下降 岱岳区物价局

泰安日报 2018-07-10 10:32 大字

本报7月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张艳青 宋宪泉)近日,市物价局岱岳区分局调查人员按照农产品成本调查计划,到3个乡镇的9户生猪调查点就上半年散养生猪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9户调查点散养生猪59头,比去年同期增加6头;生猪饲养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产值、生产成本下降利润亏损。

就生猪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来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直线下跌。春节后从2月份直线下跌到12.40元/公斤,3—4月份降到每公斤10.00元以下。进入5月中旬,生猪价格开始回升上涨到10.50—11.20元/公斤,按照现在猪粮比,出栏一头生猪亏损280元。

据记者采访了解,上半年散养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较为复杂,自2015年初至2017年年底,生猪价格在高价位运行,养猪业的盈利水平创历史高点,致使生猪产能迅速扩张,激发了养猪的积极性,大中型养猪场扩大规模生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产能全面释放,造成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

2017年起,各级政府治理污染环保整改力度空前加大,禁止农户养殖,散户退养,母猪减少。散户退养,禁养的都是养殖量相对较小,退养的都是几十头以下的小散户,规模化养猪场户比例越来越高,大型养猪企业借各级政府整治环保东风扩大生猪产能越来越大,母猪存栏数据不断增加,加之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出栏肥猪头数都在上升,这是猪价走低的内因。

屠宰企业联合压价,国家实施定点屠宰,取缔小刀手,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确保肉食品安全。但是在定点屠宰多年运作下,屠宰企业已经形成垄断行业,一家独大,对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的话语权逐渐加重。近年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得以快速提高,猪肉主导餐桌上副食品的指数在逐渐下降,并且牛肉、羊肉、禽肉、鱼肉等其他替代品也越来越多,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逐渐变少,实际人均猪肉消费水平低于国家公布的标准,间接导致猪肉过剩。进口猪肉量呈数十倍猛增,走私肉十分猖獗,猪肉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肉多,肉价自然便宜,在农贸市场猪肉供货充足的同时,也拉低了猪价,这是猪价低的外因。

根据目前调查了解,市物价局岱岳区分局预测生猪价格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继续上涨,生猪涨跌的根本因素仍是市场供需基本面所决定。猪价已经完成筑底,近期会震荡上涨。下半年应该处于盈利期,但是猪价不会很理想,难以突破每公斤13.00元。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生猪养殖户的损失,防止养猪场因亏损停止养猪,大中型养猪场压缩规模减少存栏,供求关系失衡,市物价局岱岳区分局将严格贯彻环保法律法规,创新生猪养殖扶持方式;在加强生猪屠宰监管的前提下,适度放开小刀手,打破屠宰企业的垄断行为,既让市民吃上放心肉,也该让市民吃上价格适宜的肉;加强海关检疫检验,减少进口或不进口饲喂瘦肉精的美国猪肉,在生猪价格持续变动时,防止生猪大起大落;加强畜禽疫情的防控和技术指导,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大面积发生,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泰山区关工委开展 倾听困境儿童心声行动

本报7月9日讯(通讯员程雯)为倾听困境儿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7月6日,泰山区关工委在...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