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玻璃上描摹丹青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红川 文/图
菊花、牡丹花、大公鸡……走进泰山区邱家店镇刘家疃村75岁村民刘均家中,犹如置身画展之中。更为神奇的是,这些画作都是在玻璃上创作的。
近日,75岁的刘均正在调色,着手准备“吉祥富贵图”的创作。与许多人在宣纸上作画不同,刘均选择在玻璃上描摹丹青。在创作案台的玻璃上,两朵鲜艳的牡丹已经绘就,代表吉祥的大公鸡呼之欲出。调色完成后,刘均带上眼镜,一笔一笔描绘起来。不一会儿,一只色彩斑斓的大公鸡出现在玻璃上,与两旁的牡丹花相得益彰,构成了“吉祥富贵图”。
记者环顾刘均家中,看到所有画作都是在玻璃上完成的,案台旁还存放着不少切割好尚未使用的玻璃。刘均表示,在玻璃上作画与在宣纸上作画截然不同。由于玻璃光滑无法吸收染料,每绘画一笔,都要等待晾干后,方能继续执笔创作,而且颜色、用笔都有考究,一旦出错,就会影响整幅作品的观赏效果。
“在宣纸上作画,宣纸可以吸收染料。而在玻璃上作画,每一笔都犹如一汪水漂浮在玻璃上,如果不晾干,就无法动笔。倘若下笔颜色太淡,作品就不够鲜活,花鸟鱼虫形象不够饱满,再想补笔十分困难。而且,在玻璃上容易出现‘笔漏\’现象,需要小心处理。”刘均说。
之所以酷爱玻璃画,刘均说,这与其儿时的经历分不开。刘均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教育,6岁时喜欢上了美术,母亲对他很支持。
一次,刘均到亲戚家玩耍,一幅面积不大的玻璃画引起了他的兴趣。“当时,亲戚告诉我,这幅柳树图是画在玻璃上的,你那么喜欢画画,不如也尝试一下。”刘均说。
自此以后,刘均就尝试在玻璃上作画。为了全神贯注地练习玻璃画,刘均还曾到土豆窖内偷偷练习。如今,刘均创作的玻璃画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来观看。
“玻璃画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一项民间工艺能够流传这么久不容易,我们村能有这样的人才,也十分难得。我们准备将村委的两三间房间作为画室,等刘均将所有的玻璃画作装裱后开办画展,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玻璃画,把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刘家疃村一位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本报5月21日讯(通讯员陈飞)近年来,天平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强化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巩...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