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不开的古韵风情:走进羊里古玩村
核心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藏已经不再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淘宝、藏宝、鉴宝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收藏者寄情于物,相互切磋交流,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莱城区羊里镇大增家庄历史悠久,紧邻嬴城遗址,曾出现古汉墓群,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古董收藏产业在这里迅速崛起,目前全村已有40余户村民从事该行业。2018年,为了进一步打造“嬴秦文化”品牌,羊里镇启动了大舟山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从上到下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大增家庄的古玩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黄义老宅历经300年依然保存完好,门前的古槐据说是黄义本人亲手所栽。
民间收藏之路在这里越走越宽
走进大增家庄,街道两侧布满了古董商铺,商铺门前各种古玩琳琅满目,有木桌、木椅、根雕、奇石,小些的盘盘碗碗摞在一起,花花绿绿的绣品堆在摊位一角,其它叫不上名字的小配饰小挂件,就粗略分类摊开一片任人挑选。在吐丝口西路的某家店铺的门口,横放着一条木质的小船,船身经过岁月的磨蚀已经变得乌黑锃亮。“这些都是我们到乡下农民手里收购的。”村民黄书泉对记者说。他从1999年就开始做古玩生意,是全镇首屈一指的古董商人,目前和妻子在村头经营着一家古董商铺。“从小就对古董感兴趣,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家也有一些藏品。”黄书泉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增家庄村村北砖瓦厂内发现了一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五铢钱等随葬品,经年代测定为汉代,此后砖瓦厂在用土时不断发现新的墓穴,这一下激起了村民的收藏热。1994年,从南方打工回来的村民孟祥明开设了全村第一家古董商铺,此后的20多年,村民纷纷效仿,大增家庄的古玩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现如今全村有40多家古玩店,来自莱钢、苗山、泰安等地区的古董商人在此经营。
罕见藏品实属难得
要想淘到宝贝,还是要深入到农村中去,很多农民在田间务农时经常售卖一些老物件。然而过去老百姓对走街串巷的人颇有偏见,称其为“二流子”,意思是游手好闲的人。经过几十年的磨练,黄书泉也练就了厚脸皮,嬉皮笑脸地能让你把家里的宝贝拿出来看看,而且总能以低价搞到手。尤其对孤独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要多关注,与他们聊天、帮他们做事。当向他们了解过去的事和过去用过的老东西时,他们就会告诉你,如果有藏品也容易出示给你看。有的老人迫于拮据,很多老人当场拿来出售。“现在农民都变得越来越‘精明\’了,虽然都说是祖传的,真正有价值的很罕见,而且赝品也越来越多。”黄书泉说。将近20年的寻宝经历,他卖出了上千件古玩,但真正有考古价值的只有3件,都被他像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一件西周青铜兵器,一件唐代铜镜和一把镶着玉石的铁剑,这些都是他从农民手里淘来的,也经过了市文物局专家的相关鉴定,确定其为真品。“文物局的专家多次鼓励我捐给国家,但是鉴于我的家庭情况,我还要再考虑考虑。”黄书泉笑着对记者说。
大增家庄的古董商人有一套规律的作息时间,早上6点钟左右外出下乡,到农民家或者建筑工地上“淘宝”,俗称“铲地皮”,下午七八点钟回家,有时在外面待十天半月也不回家,顾客们也将就古董商的时间,早上四五点钟,或者晚上八九点钟,上门求购。虽然经常风餐露宿,还要忍受乡下人的冷嘲热讽,但古董商们依然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古董生意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钟灵毓秀的百年老宅
在村子的正中央,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清代古宅,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四年村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叫黄义,他一生勤俭,自建小窑烧制砖瓦,修建了一套宅院,称得上是当时的豪宅。整座古宅由厅房、花园、学堂、卧房和护房组成,整座古宅排列有序,建造考究。古宅门前有一棵槐树,这棵古槐并不高大,只有半面树皮维持生命,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依然郁郁葱葱。
黄义在世期间义务办学堂,乡亲们众口皆碑,其子孙后代多是贤能之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潘绍烈曾为其题写匾额“浩然正气”。黄义之孙黄震被封为“国子监、太学生”。其后代子孙更是流芳百世。黄庆华1946年参军,同年入党,参加了莱芜战役,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投身于祖国的钢铁事业;黄诗常,沈阳航空学院毕业后,现任辽宁省广播器材设备公司总经理;黄书用,师范大学毕业,于2000年援疆支教;黄延龄,考入山东大学本科后2001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为硕士生。现如今,黄家的古宅依然由其后人在居住,黄家在大增家庄已经属于名门望族,在全村威信极高。
记者 时晔然 通讯员 姜南
?
新闻推荐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程帅据最泰安全媒体报道,4月29日零时至5月1日16时,泰安市纳入监测的20个景区(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7.67万人次,实现收入5770.55万元。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深...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