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让我与外语结下不解之缘

沂蒙晚报 2018-04-19 10:57 大字

我从小爱读书,书籍是我的挚友,一天不读书,心里就憋得慌。

1960年我在泰安二中上中学时,费了不少口舌,才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新书《王若飞在狱中》。我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被王若飞同志的革命情操尤其是他身陷囹圄还坚持自学英语的乐观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学会一种外国文如同打开一片新天地,等于掌握了一件新的武器。”王若飞同志的这段话成了我的座右铭,使我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坚定了我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

我是从高中阶段开始学俄语的。初学俄语感到比较吃力,俄语语法复杂,什么“动词按人称变位”、“名词单复数十二个格”……这些都是汉语言学中所没有的。从发音来讲,个别因素像“P”这个颤舌音,想把它发音发正确很难。但,对于这些“拦路虎”我毫不畏惧,我想,王若飞同志在监狱里都能学外语,我们条件这么好,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于是,在任课老师的耐心辅导下,我对着镜子,严格按照发音要领,反复练习,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努力,终于攻下这一难关。从此,我对学习俄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进步很快,1962年高考,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外文系俄语专业。

进入大学,我如鱼得水,学习外语更加积极主动,尤其是学习了俄罗斯文学史和外国名著之后,对俄罗斯悠久灿烂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十分向往。我心中暗想:“什么时候能让我到俄罗斯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呀!”

可事与愿违,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苍山二中,只教了短短一个月的俄语课,便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的破裂被迫“改行”,调到当时的苍山三中教高中语文。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外语,坚持边教语文边自修英语,触类旁通,很快我就学会了英语。后来我调到贾庄中学当上了一名英语教师。

有人问我:“你那么喜欢学外语、教外语,哪来的动力?”“动力就来自一本书《王若飞在狱中》,是这本书点燃了我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

学好外语还真有用,1999年10月,应朋友之邀,我去了趟俄罗斯,一待就是三个月。由于没有语言障碍,我在俄罗斯期间能够和俄罗斯各阶层的人士进行交谈,了解有关情况。回来之后,我写了一份《赴俄罗斯考察与研究》,被中共临沂市委主办的《临沂工作》(2001.4)全文刊登,受到有关领导和企业家的普遍好评。

撰稿:李义昌整理:记者衣方杰 

新闻推荐

岱岳区教育局 打造校园“红色桥头堡”

□通讯员刘静李云涛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岱岳区教育局五指成拳打造校园“红色桥头堡”。让爱国主义人物走进校园...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