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码 幸福提速 ——聆听秦楼街道民生改善的铿锵足音
本报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董丹丹 刘静
什么是幸福?
对于东港区秦楼街道的居民来说,幸福就是生活环境越来越美,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党员干部回应期盼诉求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秦楼街道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百姓获得感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生“菜单”群众作主
“前些日子我建议管理人员在市场设立一个公平秤,没想到,变成了真的,现在来这个市场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在泰安路南、北京路东的营盛市场里,居民李大爷高兴地说。
瞄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街居干部带着“题目”深入到社区、网格、企业,坐“矮板凳”,听“真声音”,求“金点子”,梳理出涉及社会救助、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文化惠民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0余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街道社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梳理归类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限期销号。应群众需求,星海花园社区建设了“早教课堂”,为社区0至3岁的婴幼儿科学早教搭建了平台;祥园社区成立“帮帮团”,倡议“小老人”帮扶“老老人”,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金海社区建立“信任大姐”贴心服务台,为居民提供话费充值、水电暖燃气缴费、转账还贷等便民服务10余项;城建花园社区开辟居民“包裹存放处”,将快递员送来的包裹登记在册,解决了上班族签收不便的难题……
民生“红利”惠泽百姓
“我又能看清东西了,太谢谢你们了”。近日,该街道荷疃村87岁的秦百生老人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术后复查一切正常,老人对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社会保障是让百姓挺起脊梁的关键。秦楼街道广泛宣传省、市、区各项惠民政策,对提出申请的受益对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实际考察和集中评议,并将结果公示,街道相关部门定期对补助对象进行核察,对因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等因素发生变化的对象及时核销,将符合条件的对象按程序纳入政策受益范围,做到应进尽进,应退尽退,实现政策受益对象的动态化管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街道累计为3756名居民办理养老保险,帮助210名创业人员办理小额贴息贷款,帮助8名残疾创业人员申请创业补贴,为23名老人申请免费白内障手术,组织131名就业困难人员接受家政服务、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民生“曲目”街居合奏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我们必须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公开公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城中村改造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街道负责人的身影。
今年以来,该街道按照大片区改造要求,将未改造的城中村划分为6大片区,成立指挥部,下设工作组,党政班子成员亲自“挂帅”,机关干部参与其中,梯次推进,压茬进行。截至目前顺利完成了湖西头668户、600余套安置楼;董家滩800户、1000套安置楼,253户、253套养老房;东碌碡沟161户分户楼分配;小卜家庵子519户、959套安置楼的回迁工作。
此外,该街道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配备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内人口、房屋、民政、医保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2000多名普通党员、楼院长义务当起了“民情快递员”,第一时间将公众的诉求建议整理汇总上报到社区和党委政府,并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实现了“网格—社区—街道—区级部门”四级联动,构建起全覆盖、精细化、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
秦楼街道正把如光似水的民生关爱,实实在在地沁入到百姓生活中,一幅饱蘸温情的民生画卷,徐徐铺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 秦钊 实习生郭佳)3月8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这一天给爱人、母亲、老师送上一束鲜花。 上午9点,记者在泰安路王海峰花店看到,前来买花、订花的市民排起了队,花店...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