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崇拜:从国家宗教到民间信仰
泰山碧霞元君祠点击查看原图叶涛点击查看原图泰山庙会点击查看原图如果要拍摄一个中国文化的宣传片,有几个标志性的符号一定无法绕开,而毫无疑问,泰山就是这些符号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圣地,对于泰山的信仰不仅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直到最近的革命历史叙事中,依然留有不少泰山的印记。中国人如此熟悉泰山,人人都能讲出一两个有关它的故事来,但若认真严肃探讨起来,似乎没有几个真能讲出中国人为何如此钟情泰山。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认为,泰山的信仰是由历代帝王制定的国家宗教礼仪与后来的民间信仰共同合力形成的产物。记者窦昊
管理权之争
在泰山烧香就属于宗教部门管理?
作为一名民俗和宗教研究者,叶涛坦言,他对于泰山信仰的研究,最初是因为一个现实问题而起。“近年来,由于部门利益之争,泰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宗教、文化、旅游部门都想插手管理,从巨额的旅游效益中分一杯羹,而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宗教部门和管委会,前者认为进庙烧香就是一种宗教行为,必须由其管理,但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以至于曾有一年的时间,泰山上的庙门都关闭了。
那么泰山上的庙宇到底是不是宗教庙宇?如果是,又属于道教还是佛教?对此,叶涛认为,从历史上看,泰山上的庙宇大多属于民间信仰范畴,“亦佛亦道,非佛非道”;至于岱庙,则更属于古代的国家宗教系统的一部分,也是“非佛非道”。或者可以这样说,泰山上的大部分庙宇并非属于任何被我们国家确定的宗教,宗教部门其实并没有理由插手管理。
叶涛解释认为,在中国古代来讲,国家宗教是由统治者制定的一套祭祀体系,是古代礼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君权神授。而建构的理论基础是自然崇拜、祖灵信仰和圣贤崇祀。“中国古代的众多王朝,都使用一种信仰体系来支撑其统治的合法性,国家宗教就是发挥了这一作用。而且国家宗教和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些制度化宗教不一样,它更多是一种维持国家稳定的手段。”叶涛说,“甚至连我们的文字最初都是从这种国家宗教式的占卜中发展而来,而大一统又推广了文字的统一,反过来促进了国家的稳固、文化的认同。”
在国家主流信仰之外,历史上屡屡被官方和士绅阶层视为“淫祀”的基本上都属于民间信仰,庙会就属于民间信仰的一部分。但和邪教不一样,民间信仰并不危害社会。“如今,泰山文化的核心就是信仰,没有这种信仰就没有所谓中华民族的精神。”叶涛说。
封禅的兴衰
明确记载起于秦汉的封禅大典,在宋真宗之后就断绝了
作为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最重要的仪式,封禅大典屡屡被载入史册。“所谓封禅,其实就是一种仪式。‘封\’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答上天的功德。然后在泰山下找个小山丘,打扫干净,祭地以报大地之功,曰‘禅\’。所以封禅就是祭天祭地,但是选在泰山来做,泰山才跟着伟大起来。”叶涛说。
史籍记载,早在秦皇汉武之前,就有七十二帝封禅于泰山,但大体都是约数。而秦始皇及秦二世的封禅则有史书明确记载,至今还有遗物。后来汉武帝曾经6次封禅于泰山,还留下了无字碑。唐朝时,李世民一直想来泰山封禅,但都被魏征拦下了。李世民的心愿让儿子李治、儿媳武则天完成了,两口子带着10万人马浩浩荡荡走了一个月才来到泰山。后来唐玄宗李隆基也来封禅,还留下了禅地玉册。等到宋真宗时,他也想上泰山封禅,可就在那之前一年,刚进行了澶渊之盟,政治军事上其实都是挺丢人的事,为此,经人授意,各地开始出现所谓“祥瑞”,“比如出现了白乌鸦、三条腿的鸡,甚至连着出现了两次‘天书\’夸奖宋真宗。有这么多祥瑞出现,看来是上天催促去封禅了,于是宋真宗也去泰山封禅了。而宋真宗的封禅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次进行的封禅大典,在那之后,虽然也有帝王去祭泰山,但已经不是封禅了。
对于如今泰山的规模与形象,宋真宗其实进行了一次极好的宣传。当时,宋真宗将得到的所谓天书专门建殿供奉起来,形成了如今的宋天贶殿。而根据传说,宋真宗在泰山上洗手时,从池子中冒出一个玉的女神来,这便成了碧霞元君的最初形象。封禅之后,宋真宗还命令天下广建东岳庙,让泰山的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封禅仪式中的禅地仪式一直不知道在哪里举行。但在民国时期的蒋冯阎大战时,驻扎在泰安的马鸿逵部在如今泰山火车站的地方挖出了一盒古物。当时在外地的马鸿逵急忙赶去泰安,还邀请了北京的专家一起查验,最终确定为宋真宗的禅地玉册。不仅如此,同期发现的还有唐玄宗的禅地玉册,如今都被保存在台北故宫里。
作为一个异族政权,金代和元代都没有把封禅当作一个重要的事情。而从朱棣开始,北京城的建设就从需求上取代了封禅仪式。“北京城是严格按照礼制来建的。南有天坛,北有地坛,朱棣及其后来者想要祭天祭地都在天坛地坛就行了,不用大费周章地去泰山。”叶涛说,看起来祭天祭地已经完全和泰山没有关系了,但实际上,为了显得自己正统,明朝的统治者是花了些小心思的。“明朝嘉靖皇帝在天坛的东门附近放了一堆石头,模仿泰山的七峰,在天坛祭天就好比在泰山了。”如此算是寻得了心理安慰。
后来,清朝入主中原,为了显示其正统的合法性,康熙甚至不惜写过长文论证长白山和泰山是一脉相承的。为此,还在天坛那一堆石头旁又加上了一块小石头,代表长白山。
从泰山府君到碧霞元君
泰山的主神由于功能变化,被客神“抢”了香火
如今上泰山,香火最旺盛的就是俗称泰山奶奶的碧霞元君祠。无数居民怀着最朴素的心情烧香磕头,祈祷泰山奶奶的护佑。但事实上,泰山的主神并非碧霞元君,而是东岳大帝。之所以发生了“鸠占鹊巢”的情况,也是与国家宗教的衰落和民间信仰的兴起分不开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干宝的《搜神记》里就提到了泰山府君的名字,至今日本还有供奉泰山府君的。到了唐代时,泰山被封为天齐王,宋真宗时则被加封为天齐仁圣帝,而到了元代,泰山被加封到二十多个字封号的帝了。东岳大帝的名字被人们记忆下来。”叶涛说。但是到了明初,靠民间宗教起家的朱元璋深知民众信仰力量的可怕,于是他下诏给包括东岳大帝在内的一众神仙封号全部都去除,还辩解说凡人无权给众神封帝封王,于是“东岳大帝”就变成了“泰山神”、
伴随着国家宗教的封禅仪式的衰落以及泰山主神封号的去除,泰山的信仰看似也要式微。但事实上,民间信仰逐步占据了泰山文化的生态位。“最迟在元代时,泰山的庙会就已经很发达了,这在元杂剧中就有很多体现。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庙会上发生的。”叶涛说。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庙会几乎一定会伴随着各种神灵崇拜出现,比如如今的泰山庙会,断断续续可以持续一整年,其中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王母娘娘、财神什么的崇拜都有。“在元明之际,中国信仰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女神信仰开始兴盛,同时期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女神。比如无生老母、妈祖、碧霞元君的崇拜都在这个阶段出现。”叶涛说。
之所以碧霞元君能够兴盛,除了依托庙会之外,还由于碧霞元君本身的功能定位符合了百姓的需要。“根据阴阳五行,东岳泰山是主生的。到了东汉时,泰山变成了灵魂回归的地方——灵魂在这里进行审判,然后该转生的转生,该下地狱的下地狱。而到了宋代,泰山神主生的功能没了,东岳大帝变成了完全阴司的神。各地的东岳庙也变成了停灵、进行超度的地方。”叶涛说,“比如蒲松龄的小说中就说,人死了之后先到土地那儿报到,然后送到城隍那儿初审,最后送到东岳大帝那儿判决。”而原来的主生的功能就转移到了碧霞元君身上,以至于人们求子时,都愿意到泰山上拜碧霞元君,甚至从功能上一度超过了观音。
在叶涛看来,如今泰山庙会依然兴盛,人们在这里各取所需,民间信仰占据了泰山文化的主要地位。而国家宗教则从泰山上转移到了各地的烈士陵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新闻推荐
去年7月,胡先生钱包被盗,里面有张银行卡在亡妻名下 想注销这张卡,发现这事太难了
胡先生在展示相关证明材料点击查看原图市民胡先生来电:对象去世四年了,去年发现有张建行银行卡里面还有2000多...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