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吕济堂:右小腿击穿仍坚持战斗

莱芜日报 2015-09-06 14:35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爽

【人物小传】吕济堂,1926年10月出生,莱城区苗山镇下郭家沟村人。1943年1月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抗日战争期间,曾在苗山区中队任指导员,后在莱芜独立营一连一排任排长。作为地方抗日武装,吕济堂主要在莱芜及附近区域开展游击战。

8月27日,记者来到了莱城区苗山镇兰子村抗战老兵吕济堂家,老人家卧室的墙面上,贴满了带有毛主席图像的挂历。

说起往事,老人唏嘘不已。童年时期的吕济堂家庭贫困,吃不上饭。1943年1月,17岁的吕济堂自愿参加了革命。由于表现好,同年8月份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武器弹药紧缺,战斗非常艰苦。”吕济堂说。每名士兵只有5发子弹,整支部队也就只有2门瓦子炮和12发炮弹,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开枪,不到最危险的时候从来不用瓦子炮。所以,吕济堂和他的部队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在鬼子据点附近进行袭扰,同时根据收到的情报,利用鬼子出来扫荡的时候打游击战。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一次游击战,吕济堂和他的队伍都会占据有利地形,以手榴弹攻击为主,然后打几枪换个地方再打,不断袭扰鬼子。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吕济堂经过大小战斗上百次,打死鬼子几十人。

在这些战斗中,吕济堂也曾“挂过彩”。那是1944年9月份,在燕子山一带的一次战斗中,由于敌人火力强,吕济堂被日本鬼子的步枪击穿右小腿。直到战斗结束后5个小时,他才回到驻地接受治疗。只休息了7天,他就回到了部队继续作战。

谈到抗日期间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老人回忆说,那是1944年8月份的一天,部队在西汶南村附近开展的一次伏击战。

当时,鬼子驻守在西汶南村。吕济堂和一名姓谢的副连长在侦查中被敌人发现,谢副连长不幸中弹牺牲。为了报仇,他所在的莱芜独立营联合泰安警备团,组成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在桑园村一带伏击了鬼子和汉奸队组成的300多人的扫荡部队。“那一仗打得太痛快了。”吕济堂说。那次战斗打死了上百个敌人,活捉了3名小鬼子,收缴了86只枪。“我们这些老同志有责任让年轻人记住这段历史。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那些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吕济堂经常给村里的大人、小孩们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抗战故事。

吕济堂说,比起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是幸福的,所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不忘历史。 

新闻推荐

专家“把脉”小麦当前生产

近期,省农业厅组织山东农业大学王振林副校长、泰安市农科院吴科院长等4位小麦专家顾问团成员,对莱芜市当...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