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0米高空的坚守

莱芜日报 2015-07-09 14:55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茜 通讯员 苏玲玲

莱芜市的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现场,活跃着3个年已不惑的“老大哥”,他们承担起了全市工业废气污染源监测的重任,平均每年要监测500家次以上,报出监测数据13000多个。他们从事监测年限最长的27年,最短的也有15年,以他们的数据为依据,改进治污设施,带来了实际效果———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升为党和国家战略。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环境保护处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关键时期。为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弘扬环保正能量,市环保局联合本报开创《环保正能量》栏目,为您讲述身边的环保人和环保事儿,力图通过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汇聚成环境保护的强大正能量。

40·500·15。这组数字代表着监测平台平均高40米,每年攀爬500次,从事监测工作平均15年,这就是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王卫清、李进科、董俊山三人的工作标签。

高空作业真惊悚

7月1日,记者跟随监测人员切身体验了一次高空监测,就是爬到工厂烟囱上几十米高的监测平台进行监测,监测人员为记者“挑选”了一个最矮的烟囱,仅有30米。随着距离地面越来越远,记者由最初的“噔噔蹬”逐渐变成一步步往上挪,这种俗称“猪笼梯”的梯子与烟囱平行,脚下是一条条焊接铁皮横向排列组成的简易楼梯,楼梯之间相隔空间大,狭窄的阶梯只容得下一人行走。随着向上攀升,尽管双手紧扶栏杆,依然两眼不敢乱看,两腿直哆嗦,耳边几十米高的机器发出阵阵轰鸣声,蒸汽凝结的水滴混杂着粉尘滴在衣服上。记者空身上下一次花费半小时,而他们每次都要背着20多公斤的监测仪器,爬上烟囱,并站在高空平台上持续监测两三个小时,不管是冬日寒风刺骨,还是夏天烈日当头,就这么被浓烟和热浪包围着数小时、数十载。“你们天天如此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不怕了?”记者问。董俊山说:“也害怕啊,干啥说啥,什么不危险?在实验室做实验也有危险,我能攀别人吗?每个人分工不同。”

根据业务分工,他们三人除了进行高空监测,还要负责水和废水采样、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同时参与应急等执法监测等,具体项目达20余项,一干就是15年、27年。

轻松一句化艰辛

钢铁、电力、建材企业是工业废气监测的重点,这些企业的烟囱普遍很高,废气监测平台均在40米以上,最高的达到63米,加之,湿法脱硫除尘后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液滴,每次监测完毕,他们身上都会落满各种颜色的泥点子。同时,废气设备的跑冒侧漏,也危及着人身安全。高、脏、险,每天都伴随着这三人。

5月的一天,监测组到九羊集团63米的监测平台进行监测,那天风很大,烟囱排出来的烟一直吹向他们,王卫清形容道:“吸了一口气差点‘噎\’死。”危险不仅如此,烟气有时候会泄露,酸性气体喷到衣服上都能被腐蚀出洞来。

27年来,王卫清一直对自己说:“坚守——— 我的选择就是工作的需要。”

无怨无悔“白加黑”

工作无黑白,时间无早晚。由于承担着不同的水质监测项目,他们往往是白天进行废气采样、监测,晚上在实验室进行分析监测。有时遇上紧急的废气监测任务,晚上还要进行滤筒烘干、称量,出具数据和报告。

今年年初,监测站承接了两项集团公司委托监测的紧急任务,监测组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了监测任务。

李进科在女儿的一组照片后面写道:“一个礼拜没见女儿,看着她吃得这么香,心里很高兴。”这些年他一直过着双城生活,家在泰安,只有周末才回去。由于常年爬上爬下,膝盖和腰部均有伤。在一次监测中他腰部扭伤,医生劝他换个工种,可休养还没结束,他忍着疼痛回到了岗位。 

新闻推荐

发扬鲁中抗战精神 珍惜和平幸福生活——— 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鲁中分会会长吴继云

□本报记者 郭延冉“每一次到莱芜都能看到新变化,发展越来越好。”8月31日,记者见到了在莱芜宾馆...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40米高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