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行走 河:河道污染干涸十余年 市民期望 河重现原貌

新晨报 2014-08-14 10:10 大字

现场:

河城区段自北向南河道环境渐行渐恶劣

镜像一:大众桥

河道成石堆 河流变小溪

渿河从山上流下来经龙潭水库来到大众桥,由于水量减少,大众桥下水流只是顺着成堆的石缝处流下,很难想象这种水流能否润泽下游的河道。

镜像二:天外桥

环境稍好一些 有市民垂钓嬉戏

记者由大众桥向南行至天外桥,桥的南边有一个大水坝,水流在此被阻挡,积成水潭,虽然水边也有一些绿色漂浮物,但相比来说环境比其他地方稍好一些,也有市民在此垂钓、嬉戏。

镜像三:进贤村

拦河石坝两边的水色泽不一

在天外桥南边的进贤村记者看到,此处的河段有一些石块砌成的水坝,将河段分成了阶梯状的小区域,但奇怪的是同一条河在水坝两边的水却呈现出两种颜色。该处居民告诉据记者,水色不一的原因就是污染,天热的时候还有异味,很难闻。

镜像四:利民桥

水量干涸 与上游成对比

沿河南下到利民桥时,桥下的小水坝已经水流很小了,水坝下面甚至还出现了干涸的河床,与上游天外桥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镜像五:便民桥

浮游生物布满河面

再往南走就到了附近居民密集的便民桥,记者看到桥下浮游生物布满河面,河面还散布着一些垃圾,肉眼看到的水面基本就是静止的。到卫生局宿舍河段就能看到水面一片绿,记者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微博,好友圈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草地。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在夏天有时还能闻到腐烂的异味,由于浮游生物和垃圾的作用。

镜像六:泰山大桥

往日碧波倒影不再 河道变身草场

沿河继续南行记者看到的大多是同一景象,污水夹杂着荒草,但途中最让记者感到惊异的还是泰山大桥河段,该处在很多泰安人记忆里可能是渿河最美的地方,但现在桥下再没有碧波倒影,只剩下杂草一片。

镜头七:下河桥

垃圾油污入侵河道

顺着渿河东路记者来到下河桥,在河边的小吃摊位汇集的地方,各种垃圾、黑色油污等脏物让如今一潭死水的渿河不仅更加邋遢,而且气味也很难闻。河西岸居民楼的居民表示,前段时间出门经常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镜像八:十二连桥

泥沙减缓水流

十二连桥下的环境与其北边的下河桥河段大同小异,只是垃圾少了点,但最突出的景象就是裸露在草边的泥沙,阻住了水流南行的去路。

镜像九:南湖公园以南河段

泥沙堆出三角洲

穿过南湖公园记者来到南湖大街的居民区,这里的河段污染虽没有那么严重,但河下可以看到一块三角型草地,周围包裹着溪流和泥沙,该处水流十分缓慢,河床明显增高。

渿河是贯穿泰城城区的景观河流,是泰安最大的城中河。在泰安老一辈市民的记忆中,渿河常年水流丰沛、波光粼粼,碧水映照着泰山,构成了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随着泰安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原本水质清澈、景观优美的渿河却变成了一条杂乱无章的大水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渿河的衰落?渿河污染现象已有数年之久,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治理的?记者近日沿渿河城区段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渿河的问题还真不少。

探究:河近年来日渐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曾经水流清澈见底的渿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问题呢?在走访过程中与沿河居民及有关专家进行了沟通

垃圾多、水量少引发干涸、污染

气候原因也是影响水流的因素

追问:有关部门有何举措

渿河出现环境恶化已长达十余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都做了哪些努力?为什么渿河十多年了环境恶化依旧得不到控制?

记者首先联系到环卫部门,负责清理河道垃圾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以前泰山大桥、上河桥、擂鼓石路东段等地是清理的重点,因为这里是泰城来往人群车辆最密集的地方,牵扯门面,主要就是利用清理船清理河面垃圾。但现在水量减小,清理船大多搁浅,工作很难进行。”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环保部门,了解到环保部门按照市政府部属,于去年牵头启动泰城水系建设引水入城工程,目前即将完工。工程主要是讲黄前西干渠的水通过各节点加压阀引入城区,形成水循环体系。但当记者问及渿河干涸污染原因时,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比较专业的问题,一时没有办法回答,需要跟有关人员对接,至于干涸的原因无非就是降水少了。

也有工作人员表示,渿河的污染是由于市民及河道周边商家不注意保护环境,乱扔垃圾、排污水,进而造成了河道环境恶化。

市民:希望 河重现原貌

记者走访中还采访到了几位常年居住在河边的老人,他们目睹了渿河的环境恶化 。“以前渿河的水很干净,尤其是泰山大桥这边,甚至还有很多人在这里游泳。但现在别说游泳了,都觉得不堪入目,而且这么多年了,环境一年不如一年。希望有关部门能多上上心清理清理。”市民王大爷对记者说。

“以前一到下雨,河里的水哗哗的流,在家里关着窗户也能听见动静。到了雨过天晴,那真叫个碧水青山,环境没的说。但看看现在,雨季过了河道里水还是那么少那么脏。”居住在河边居民区的张大妈对记者说:“我们在渿河边生活了好几十年了,真的很怀念以前环境好的时候,真心希望这条泰城的标志性河流有朝一日能够重现原貌。”

(许国梁)氵柰

“渿河应该说是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干涸,污染也是随之产生的。虽然说当时各个河段的水量也是不一样,但至少水流还是比较大的。”居住在渿河中段沿岸的市民赵先生向记者介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河水干涸污染的现象呢?记者又咨询了同样居住在渿河两岸的水利部门退休专家李先生。

“河流水量减小的原因简单点来说就是水少了,随之带来的就是水流量减少,容易造成河水在某一河段汇集,形成新陈代谢缓慢的水域,就是俗话说的死水。其后果就是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导致水面浮游生物和绿植的大量繁衍,淤泥滋生,水质变坏。这是河道污染的自然因素。”李先生对记者说:“城市的发展,城区规划的变迁,使河流两边的人群和单位增多,向河内扔垃圾、在河里涮拖把洗东西、单位排污等等现象,是河流污染的人为因素。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有关部门如果及时疏浚河道,适当控制水位,保持细水长流,那么渿河的情况也不会这么严重。”

李先生还向记者介绍,渿河发源于泰山天街,河水源于泰山,上游河道本不宽阔,看水量也可以称为溪,但万涓之水到达云步桥时,已有咆哮奔流之势。可见渿河水的来源主要是高山流水及降水的补充。近年来泰城的降水较往年明显减少,加上河道内的淤泥、植物、拦河坝等因素的影响,渿河水流量越来越小,进而衍生河床干涸及水质污染。

“其实渿河的问题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其中的因素很多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气候条件。”气象部门专家向记者介绍:“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之首就是要有一定量的水汽,尽管降水云系附带着大量水汽,但没有地面水汽的上升,也不易形成降水。”

气象专家表示,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在东湖南湖这种水汽大的地方下雨的时候就比其他地方下得紧,这就是地面水汽对降水的作用。而渿河现在水量小,又多是长满植物的死水,很难通过蒸发进入空气形成降水,导致了河流的水循环链断裂。氵柰

编后语

渿河承载了泰城人民太多的美好记忆和家乡情节,但就偏偏是这条标志性城中河,伴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逐年恶化。这不仅关系到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泰城河流环境的生态平衡。一有污染就是市民不自觉保护环境,河水干涸就只怨天不降水。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十多年的河流污染得不到控制本身不就是一种管理缺失吗?现在启动引水入城来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浩大的工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部分源于纳税人,试想,如果有关部门平时多一点重视,多一些监管,是不是就不一定非要纳税人来买这个大单了?

新闻推荐

“相约泰山”群众文化活动海选泰安市政广场再度上演

近日,泰安市文广新局举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年之“相约泰山”系列活动的才艺展示选拔,在市政广场再度精彩上演。据了解,此次海选除了给群众带来了精彩节目,主办方还特别融合了...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