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卢俊义命运转折与不虞效应

山东商报 2014-03-05 17:54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在《水浒传》里提到的数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中,玉麒麟卢俊义的命运走势图算得上是最为波折:先是北京大名府的绝对头面人物,后来锒铛入狱,被梁山人救出之后坐上了山寨第二把交椅,被招安后位列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最后却遭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大名府时期的卢俊义可谓文武双全,被梁山泊老大宋江称为“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要名有名,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大宋北京城里的第一等名流,在当时整个大宋朝也应该是全国顶级精英了。当遇到吴用之后,卢俊义的命运开始朝着他不希望的方面转变:一个“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的预言来了。

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为了延续自己的好日子,不听仆人燕青的劝告,执意前往东南方向千里之外的泰安避灾,结果被劫上梁山,直接引发后来被诬陷勾结叛匪,屈打成招后下了死牢。

好不容易从梁山苟且偷生的状态里走了出来,被招安的卢俊义重回他心目中的主流社会之后,虽然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役,但并未取得朝廷的真正信任,最后死在了御赐的毒酒之下。

可以说,“不如意”一直伴随着卢俊义。他想太平地当他的绅士,可是吴用告诉他有“血光之灾”;他想去泰安烧香避难,可是却被劫上了梁山;他想在招安后干一番事业,却落得被毒死的下场。

200多年前,霍累斯·瓦尔坡写了一本名叫《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锡兰岛上有一个叫不虞国的古怪国家,在那里,你本来不找什么,可偏偏就会碰上什么;你本来想要什么,但就是找不到。什么事情都会事与愿违。瓦尔坡根据这个故事创造了这个词:不虞效应,用它来表示意外发现原来根本没有去追求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在其《看不见的心》一书中讲过一个“不虞效应”的故事:从1900年左右起,美国联邦政府试图消灭国家黄石公园内的狼群,这让当地的牧场主欢喜异常,因为再也没有狼群从公园中溜达出来偷吃他们的牲畜,而且公园中的海狸也将受到有效保护。到了20世纪30年代,黄石公园中的狼绝迹了。狼少了,麋鹿的数量一再增加,这使公园的管理者和游人十分高兴。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一个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随着麋鹿越来越多,它们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麋鹿吃光了小溪旁的所有植物——荆棘、灌木和低矮的树木,生长在水边的柳树和白杨。海狸要靠柳树和白杨生存。所以黄石公园中狼绝迹的一个最让人意料不到的影响就是海狸的数量急剧减少。罗塞尔·罗伯茨说,“这很有点儿讽刺,狼是吃海狸的。所以你会认为狼没有了对海狸好才对,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美国人遇到的不虞效应不仅体现在黄石公园对狼群的治理措施上,还体现在其一项援助抚养儿童的福利项目政策上。这一计划最初是为了帮助寡居母亲,但它却导致了鼓励未婚的女性生儿育女。这一政策产生了一个意外的效果,1965年美国出生的人口中只有不到8%属于婚外生育,而到了199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8%。

显然,不虞效应如影随形地陪伴了卢俊义一生。他想要的是延续世居大名府的豪族生活,闯入他生活的算命先生吴用却忽悠他出门避难,并题下反诗,让他的生活再无宁日;他想要的是在赴泰安路上杀几名梁山贼寇,却被好汉们劫持上山,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却给小人李固留下了因其通贼而告官的把柄;他想要“衣锦还乡”“封妻荫子”最终追随宋江进京朝觐,最后死于朝廷奸党之手。

如果卢俊义当初不轻信吴用巧舌如簧的所谓算命,如果他路过梁山泊时不是那么招摇,如果平定方腊归来的路上听燕青的劝告“隐迹埋名”“以终天年”,“身躯九尺如银”力大无穷的卢俊义都可以幸福地度过自己“高富帅”的一生,可是一次次不期而遇的不虞效应让他的这一切都改变了轨道。

新闻推荐

五一泰山地下大裂谷漂流季激情起漂——畅游4000米溶洞探险漂流

点击查看原图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选择出游踏青的人越来越多,泰安宝泰隆泰山地下大裂谷景区的客流量也在逐步...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