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扇窗敞的更亮 ——来自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心声李绍增
1989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于忠民来到原聊城聋哑学校当了一名语文教师,与残障孩子朝夕相伴的24个春秋过去了,他已经成为一名在山东省特教领域知名的校长,他带领的聊城特教团队教师24小时与残障孩子相守在一起,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残障孩子的家长。
在特教人的词典里,特殊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更是养育,培育,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在爱的环境里,生命之花绽放的如此绚烂,自信和幸福的笑容停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感激之情充盈在每个残障儿童家长的心里。
每周5天工作制是学校普遍实行的制度,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实行的是月休制。这里的学生大都来自8个县市及聊城周边的濮阳、邯郸等地市,离家较远,吃住在校。每月25天工作制,不论星期六、星期天还是其他法定节假日,只要学生在校,特教人就与学生在一起。中秋节到了,学生不离校,特教人坚持不休,给学生买了月饼、苹果;端午节到了,每个学生两个粽子;元旦到了,我表演个魔术你唱个歌,其乐融融。虽然经常不能与家人共度节日,但与学生在一起的每个节日都过得很有意义。
星期一是学生返校的日子。“于校长好!”一个个稚嫩的童音里透着亲近与尊重。这天恰逢于校长值班,下课后,他和另两名值班教师带领学生排好队,来到食堂。为了确保孩子们安全就餐,大到食品卫生,餐桌排放,小到餐盘的选择,于校长都亲自过问。
“于校长,能不能天天都让我上音乐课?”一个盲童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于校长却没这么想,他说:“没问题,这位同学,只要你想学,我来想办法。”那位等着挨批的同学等来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的答案。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活动时间,一位60岁的退休音乐教师——王怀民,站在了盲童们的面前。王老师曾是聊城二胡考级的第一名,退休后多个社团想请他去参加,但王老师听了于校长说完盲童们的故事后,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和盲童们打成一片。三年如一日,孙玉雪、申春梅、李建功,这些酷爱音乐的盲童学到了知识,学到了特长,在山东省残疾人才艺大赛上多次获奖。公安部文联的领导听说该校有个盲人小剧团,多次到学校看望指导,给予很高的评价。
“来了,快坐下。”“感觉轻点儿了吗?今天让哪个按摩师给您服务?”在聊城泉兴按摩店,董广泉亲切的和客户们打招呼。这个毕业于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盲人按摩师,如今已经历练成一位拥有多家按摩店的总经理。几年里,从周围客户的不信任,到大家口口相传,他用自己的技术和服务,赢得了500多位固定客户,在给大家减轻痛苦的同时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家庭,购买了楼房。
聊城的体育成绩在山东省不算好,然而聊城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却屡创佳绩。其中该校听障学生孙广军、王雪娇、范西波等多次获得残运奖牌,盲人门球队获得道德风尚奖。
为了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该校想千方设百计地开设了按摩、音乐、刻瓷、缝纫等一系列提高技艺的课程,在社会上聘请教师,用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创办了职业教育的成绩。
(通讯员 李绍增)
新闻推荐
...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